南京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软件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南京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说政治吧,这是我从小就搞不太定的一科,虽然它在很多人眼里很简单,需要我花费时间去攻破。从拿到考试大纲的那天起我就给自己定了计划,因为政治大题谁都可以答个差不多,在我的思维里唯一能拉开差距的是选择题。所以我每天中午会花时间去看会政治。算作是笨鸟先飞吧。9月到10月初学习了一段时间,从整体的知识构架和重难点突破都学习了一遍,并把考纲过了一遍,即使没有什么印象也要去看,无论是看什么都要看两遍以上,否则没有什么效果,大概在11月份到12月份初的时候应该还是在精做习题,细看大纲。这样两遍下来一定要让自己有很大收获,不能把很多知识点记住吧,但是至少记住所以科目的梗概吧。这个过程每天要花费的时间仍然不是很多,中午的两个小时就可以了(而我每次都会超过两个小时,是自己的原因。对政治不敏感。)12月份中旬到下旬应该是重点记忆政治的时候了,大量的背诵是必须的,有时候会背到自己想吐,后来看论坛里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所以还好了,自己不努力,就会被别人落下。这也是一个逐步被淘汰的过程吧,所以每一步都要走好,更要很好的坚持下去。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定义的理解,扩展的思维,扎实的计算,这三样都不能缺少,缺少一样就不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快速解题。幸运的是身为理科生,这方面还是具有优势的,相信网上已经有很多有关《李永乐全书》的介绍和推荐了,我用的也基本是他的书,不过不同的是,我有自己专门的小册子,包含相似的知识点,容易错误的地方,平日里对一些相关知识的感悟等等。建议有时间的人这么去做,如果时间不够就没必要了——《全书》拿下4遍保证无压力。数学每天一套卷子!先做张宇的真题大全解,预计用时29天,做完第一遍后,做第二遍预计用时20天左右,然后张宇的预测8套卷,用时8天接下来,真题第三遍!不要做张宇的了,做李永乐的那本真题详解,只做06年到20年的,前面的年份不用做了。预计11天,之后张宇最后4套卷。之后合工大5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一直采用分模块的方式复习,首先专注阅读,接着是新题型,再来是完形填空,最终才处理作文。然而,我没有全程模拟真实考试来练习,尽管我能妥善管理每个部分的时间,可到了实际考试那天,我发现时间严重不足,以至于完形填空来不及做,我连题目都没看清楚,只能随意猜测答案。你们千万别重蹈覆辙,别让分数白白溜走。我的客观题只丢了一分,剩下的18分主要失在翻译和写作上。我认为写作占据了大部分的分数,而完形填空和翻译则无需过分操心,多研究历年来的阅读理解文章会更有帮助。我的策略是,每天都坚持限时完成一篇文章,随后逐句翻译,虽然我没把翻译内容写下来(觉得这样做效率低),但我会在书上标记出我不懂的句子,并且查阅解析以理解生词。这样的深入学习大约需要两小时,最后再仔细分析题目,无论是错误还是正确的选项,都需要了解其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到写作,我记得那些清晨,我在教学楼的顶层诵读,声音回荡,仿佛三天都未曾消散……事实上,我已经很重视写作了,可惜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记忆中的优美句子就像解放西路的美景,当时觉得惊艳,但到考试时却一片空白。至于书法练习,我也尝试过,起初还行,但在紧张的考场上,我的字迹就暴露了原形。如果要练字,务必提升速度,让它融入日常生活!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数据结构》,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如链表、数组、树、图等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至关重要。你需能够分析问题,判断哪种数据结构最适合作为解决方案的基础。算法是数据结构的灵魂,要深入理解和应用排序、查找等基本算法,例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并能进行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软件工程》强调的是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软件开发过程。了解瀑布模型、敏捷开发、面向对象设计等不同开发范式,以及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方法,是基础。UML(统一建模语言)的理解与应用,以及版本控制工具如Git的使用,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再者,《操作系统》的核心在于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你需理解进程间通信的方式,熟悉调度算法,比如FCFS、SJF、优先级调度等;掌握虚拟内存的概念,了解页替换算法,如LRU、LFU等;理解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和I/O操作。
《计算机网络》涉及了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广泛知识。TCP/IP五层模型要清晰,尤其关注传输层的TCP和UDP协议,以及应用层的HTTP、FTP等常见协议。网络层的IP路由、ICMP报文,以及数据链路层的MAC地址和CSMA/CD等都需深入理解。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理论结合实践,看书+做题+编程。理论部分要扎实,公式和定义要牢记;做题是检验理解的好方式,尤其是历年真题,帮助你了解考试风格和难度;编程则是提升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凭编写小程序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