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厦门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分数虽不高,但在北京这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还算过得去。就算你的复习无懈可击,顶多也就比我高出几点。如果把这些时间投入到数学和专业课程上,你的提升将远超这些分数。我在九月的后半段启动复习(其实十月开始也完全来得及)。内容确实不少,这样安排只是为了减轻一些压力,保持适度的学习强度。我会看《政治大纲解析》,对于那本俗称“红宝书”的资料,我的方法是:第一次快速通读,不做笔记;第二次对照历年试题标记关键点;第三次则是反复记忆那些标记的部分。我选择了肖秀荣的系列资料,不过今年他的预测题命中率不高,所以押题不能过于依赖。
专业课程方面,我整理了一份升级版的笔记,并且尝试边背诵边默写,同时回溯课本知识。通过分析历年真题,我可以大致确定哪些内容是重点,让自己心中有数。
至于政治,现在可以开始做1000题了,遇到错题要多加温习,确保真正理解。
考研英语方面:
亲身经验分享:撰写文章时,建议在答题纸上垫放试卷,避免它直接与桌面接触,以免书写时过于滑顺,导致书写困难,字体也不美观,影响整体观感。优秀的文字呈现绝对能为你的作文增添分数。我的英语复习过程大致如下:由于我在六月底七月初才开始复习,之前我已经浏览并抄写了绿皮书中的单词到一个小笔记本上,然而那一遍几乎没什么记忆效果。正式开始后,我每天早晨大约花费一个小时来背单词,平均涵盖3至4个列表,其中包括前一天学习的两个列表以及当天新学的另外两个。初期可以少一些,随着进度逐渐增加难度,有些单元的单词多且复杂,就需要更多时间,而词汇量较少、较简单的列表则可以加快速度。晚上睡觉前,我会再次回顾早晨学过的单词,时间自由,只要完成“复习任务”就好。到了后期,我减少了单词的记忆时间,或者说是快速地背诵,早晨最多分配半小时,因为增加了作文练习,需要重新安排时间。对于背单词,我发现快速重复是关键。许多人可能在一个难以记忆的单词上耗费过多时间,但实际上并未真正记住。这不是记忆力好坏的问题,对于难词,适当地多花一点时间去熟悉是可以的,但不宜过久。务必全面掌握每个单词的词性和含义,因为在考研中,考查生僻含义是很常见的。人的记忆力呈下降曲线,因此需要不断重复以加深印象。所以我选择每天滚动少量新单词,但用一半的时间回顾前一天的“新词”,晚上再加以巩固,感觉效果也不错。当然,如果你是英语高手,认为这种方法不适合你的话,就请忽略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有机化学,这是一门深入理解化合物结构与反应机制的学科。重点在于掌握各类有机反应类型,如取代、加成、消除、重排等,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中。学习时,建议先从基础的烷、烯、炔、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开始,逐步深化到芳香族化合物和杂环化合物。理解立体化学和共轭效应也至关重要。做题是提高的重要途径,凭大量的习题练习,熟悉并巩固反应规律,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则是研究高分子的合成、性质及应用的科学。关键点在于理解链增长、终止、转移等聚合机理,以及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结晶性、玻璃化转变等基本性质。理论部分需深入理解自由基、离子型、配位聚合等不同类型的聚合反应,物理部分则要掌握如何凭实验数据来分析高分子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学习时,除了教材外,还阅读一些经典的参考书和最新的科研论文,以拓宽视野。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关键。理解是基础,凭理解原理,知识;记忆是为了运用,对重要概念和反应要熟记于心;实践则是检验理解的最好方式,无论是做题还是实验,都能帮助更好地掌握知识。
至于复习,我会推荐定期回顾和总结,整理出自有的笔记,将知识点网络化,形成个人的知识体系。利用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训练,适应考试节奏,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及时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