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数学科学学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复旦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就政治而言,这门课和英语的作用都在于保证考生能不掉队。每年北京地区的政治批卷是全国最严的,因此考生切不可对此掉以轻心。我过了两遍政治复习书籍。我一般推荐大家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最后再配合肖秀荣的冲刺8套卷和最后4套卷就行了。大家在复习政治时,11月之前主要精力都应该放在解决选择题上。11月开始,大家就应当重点解决问答题了。这时,大家应当看看最近8年的真题,从真题中发现答题规律。
考研英语方面:
从四月直至暑假之前,我每天都坚持做一篇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基础版)》。在此期间,重要的是建立英语阅读的习惯和语感,而非过分关注正确与否。文章应作为主要焦点,题目次之。对于是否需要在阅读过程中记忆生词,这取决于个人情况。如果你的时间允许,可以尝试记忆;反之,若你觉得已有足够的词汇书应付,也可选择忽略。完成《150篇》后,暑假来临,我开始做97年至04年的历年真题阅读,同样是张剑的黄皮系列。至于每天做多少篇,我认为量力而行,我选择每天一篇。在这个阶段,要开始积累陌生词汇,并结合答案解析来深入理解文章、段落、难题以及全文翻译。尽管97-04年的试题风格与近几年有所不同,但仍然值得一试。暑假过后,我转战05年至今的真题练习,这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其参考价值逐年增加。同样的,需要记忆新词、解构题目和段落,处理复杂句子。对于真题的处理方式各有差异,有的同学会分三步走:首次做题标出生词和长难句,第二次分析文章,第三次剖析题目,如此反复多次。这种方法似乎很常见,也较为主流。然而,我的做法有些不同,我仅做了一遍多一点,只是对较难的文章再做一遍。我每天只专注于一篇文章,当天完成时即标记词汇、长难句,分析文章内容、题目,并翻译全文。因此,我的复习策略可能不太常规,学弟学妹们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我倾向于深入钻研,无论是政治理论还是英语阅读,我都力求细致入微,这使得我在做题时不断反思和琢磨,进展缓慢,以至于没有时间重做第二遍。你们必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像打磨出称手的兵器一样。别忘了,真题不宜一次性做完,保留最后三年的试题,在考前半个月内进行限时模拟练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分析学,这是一门研究实数、函数以及极限理论的学科,对理解现代数学的许多分支至关重要。我在复习时,特别注重了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定理的理解,如黎曼积分、微分方程、级数收敛性等。理解并熟练应用洛必达法则、泰勒公式、柯西-施瓦茨不等式等是关键。对实分析中的度量空间和泛函分析的基础知识也需扎实掌握。建议多做习题,凭实践加深理解,阅读一些经典的分析教材,如Rudin的《实分析》。
代数学,它是研究结构、同构和变换的一门数学分支,包括群论、环论、域论等内容。在学习中,我强调了基本概念的清晰理解和符号运算的准确性。例如,理解群的定义和性质,会求解线性方程组,掌握矩阵运算和行列式的计算,这些都是基础。进一步,要深入理解线性空间、向量积、张量积等抽象概念。推荐教材有Dummit和Foote的《抽象代数》。
几何学,它探讨空间形状、大小、位置关系等。我主要关注欧几里得几何、非欧几里得几何以及拓扑几何的内容。理解点、线、面的关系,掌握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基本定理,比如欧拉公式、费马点等。理解流形、度量、联络等高维几何概念也很重要。参考李群和李代数的相关书籍来拓宽视野,如Bleecker的《导引到李群和李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