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师大地理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考完政治后,直觉告诉我选择题可能表现平平。简而言之,我主要分享一下我的复习资料。我遵循了肖秀荣老师推荐的路径,使用了《精讲精练》配合做了两遍《1000题》,还研究了历年真题以及权威的《八套卷》和《四套卷》。此外,我还利用《风中劲草》在后期进行了系统性的背诵。考前,我做了各类预测卷来磨炼选择题技巧,由于这些题目质量良莠不齐,我并不太在意正确率,而是注重保持做题的感觉。对于主观题,我依赖真题及肖八肖四,通过看答案、归纳总结并进行背诵。政治学习不用过早开始,关键是要多阅读,多记忆,毕竟有时候理解和洞察能力也很重要,而且时事政治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考研数学方面:
学数学确实有些挑战性,关于数学的学习资料,我就分享一下个人的经验吧。我强力推荐汤家凤的1800题,并且我反反复复研读了复习全书,这本全书的确很有帮助,虽然难度不小,但只要耐心钻研,多看几次就会有所收获。在攻读全书的过程中,我还配合做了张宇的1000题。进入九月中旬,我开始每日一练张宇的30年真题解析,每套题目耗时三小时,完成后还会自我批阅,平均每天大约投入五个多小时在数学上。直至考研前夕,我都一直在重复练习全书和真题。我在数学上下了不少功夫,也做了很多习题。我个人觉得有效的方法是:参加一对一辅导(相信我,视频教程效果不如这个),做汤家凤的1800题,精读复习全书,以及不断演练张宇的真题全解,不断循环真题和全书的练习。
考研英语方面:
当时四级都没过,一篇阅读有三分之一的单词不认识,很简单,不会就去查字典,我也没有去背单词书,我花了大概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把十年真题的阅读全部过了第一遍,密密麻麻的都是不认识的单词。第二遍,开始做题,就是找到做题的一种模式,我是先看文章第一段,知道文章大概讲什么,再看问题,看看是什么类型的,是细节的,是文章大意的,是作者态度的,还是推断的,等等,然后再文章中找相关信息,大多数题目都是按文章行文顺序出的题目,所以基本上都是从上到下,都可以找的到。基本上就这些了,然后没事儿的时候,可以翻翻,这时主要就是记单词,总之,英语需要你不断练习,不断重复的,我第一年大概真题看有不下二十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它们在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灾害评估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在学习GIS时,你需理解其基本概念,如空间数据模型、空间分析、数据库管理等。重点掌握矢量和栅格数据结构的区别和转换,以及如何进行空间查询、空间插值和缓冲区分析等操作。对软件应用部分,ArcGIS是常见的工具,熟练掌握它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非常关键。
遥感技术的理解需从电磁波谱理论开始,了解不同波段对地物的响应特性。重点记忆各种遥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多光谱、高光谱、雷达等,并能解析遥感图像的基本特征。遥感图像解译是核心技能,需凭大量实例练习,提高对地物识别和变化检测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你找一些实际项目或案例来分析,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多做模拟题,熟悉考试题型,尤其是分析论述题,需清晰地表达思考过程和解决方案。
持续关注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进展也是提升分数的一个好办法。阅读学术论文,参加学术讲座或者研讨会,拓宽视野,使答题更具深度和广度。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重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探讨难题,互相激励,会复习过程更有效率,也更有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