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技术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十月份以后开始的。我看了一遍红宝书,边看边做肖1000。选择题是政治的重点,尤其是多选容易拉开差距。风中劲草核心考点很认真地看了一遍,肖秀荣的时政小册子做了一遍。然后就上真题了,前边看过的总忘。肖秀荣知识点提要就看了看上面的结构图,考点预测陆续背了下,感觉任务量好大,最终只能把肖4认真做了,背了肖4后面的题目。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文水平并不高。无论你的四六级成绩如何,即使四级未达标也不必沮丧,同样,即使六级分数超过500分,也不应沾沾自喜。我备考时主要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系列,包括真题集和阅读理解150篇。其实仅凭这两本书就已经足够了,但要注意,黄皮书的珍藏版只包含2005年以后的题目,我还是推荐完成早期年份的真题。至于150篇阅读,基础部分足以,进阶部分难度较大。同时,要记住历年真题中出现的生词。词汇量不是越多越好,关键在于你能记住多少。起初,我在学习单词的同时做150篇阅读,暑假结束时完成,那时我还未接触真题,后来还是做了两套来适应题型。九月份开学后,我开始专注于真题的阅读和新题型。我会尝试翻译每个句子,不懂的地方会请教老师,老师也会全面解析全文。对于新题型,我会先独立完成,然后查看答案分析,并反复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进入第二轮真题练习时,我转为专注阅读翻译。我直到11月才开始准备写作,特别提示,尽量避免使用完整的模板。因为担心作文,我在考前背诵了一篇110多个词的模板,导致考研时大作文只用了20多分钟,可能分数并未及格。即便如此,提前半小时完成考研英语,准确度仍有待提升。对于写作不擅长的人,构建自己的模板是很重要的。在考试前的二十多天,我开始了第三次真题训练,这次包含了完形填空,阅读A、B部分的答案几乎都能猜到,实际上我是在回顾前两次的解题思路,特别是针对之前做错的题目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即使是英语水平较弱的人也应该能顺利过线。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西方哲学,这是一个深度和广度并存的领域,涵盖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的各种流派。我认为理解其核心在于把握历史脉络和主要思想家的观点。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证主义,康德的先验与经验的结合等。要深入阅读原著,尤其是关键篇章,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这能帮助直接接触哲学家的思想精髓。参与讨论和撰写读书报告也是提升理解的有效方式。
科学哲学则更注重逻辑分析和批判性思考。需理解科学知识的性质,科学理论的发展,以及科学实验的角色等问题。波普尔的可证伪性理论,库恩的范式转变,费耶阿本德的相对主义等都是重要的研究视角。我会推荐读一些基础教材,比如《科学发现的逻辑》和《科学革命的结构》。尝试应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实际的科学问题,比如气候变化、量子力学等,加深对科学哲学的理解。
在复习策略上,我建议定期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将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网络化,有助于记忆和理解。定期自我测试,凭模拟试题来检查自有的掌握程度。找到一个好的学习群体,共同探讨问题,互相激励,这对备考的帮助极大。
至于时间管理,我通常会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理解和消化知识点,再进行适量的练习。毕竟,哲学重在理解,不仅仅是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