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邮人工智能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北京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从暑假开始复习,我本身是文科出身,自认为自己的理论素养还是可以的,再加上前期老师给详细地讲了基础内容和基本的做题方法,所以我直接从1000题入手,整个暑假我应该都是在做1000题,但是这个并不是肖秀荣的1000题,反正要比肖秀荣的简单的多,所以我就先拿来练练手,熟悉一下知识点。大概到9月份吧,考试大纲解析出来以后买来详细地看,然后做肖秀荣的1000题,后期就是肖秀荣八套卷、四套卷。我觉得在11月份以前应该都主攻选择题,主观题并不要急着背,背的早了可能会忘了,而且还不知道重点,到肖八肖四出来以后,背里面的大题我觉得足矣。
考研数学方面:
去年3月份开始买了几本经典教材:同济大学的高数,清华居余马的线代,浙大的概率统计以及配套的课后题辅导册。复习方法是按章节看,边看边抄概念、公式,并且准备个本子做课后题,不懂的或不会的就摘到笔记本(抄概念的本子)上,当然做题的本子和笔记本分开。这一阶段大概花费了2个半月左右。接着就开始做《660题》,其实没有做完,只做了选择的全部和填空的一半左右吧。先提醒一下哈,做这一部分比较折磨人,因为错误率会非常的高,但要经受得住考验,毕竟这才刚刚开始。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忘掉了,但是浏览之前做过的笔记就会很快拾起。6月初到月底我停下了考研复习,准备学校的期末考试。之后7月初回家买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并且每天花至少4个小时,注意一些概念的表述和灵活运用,大约20多天过完了一遍——注意要认真浏览和做题,有感想可以在旁边标注。8月15号从家里回到学校,这个时候大概到了第二遍的高数部分还未结束吧,不过这一次过线代时就着重现代讲义上的内容了。大家可以从看课本时总结的规律性的东西标注在线代讲义的相应位置的空白处,这样以后看会更加方便。其实这个时候有了之前看课本做课后题的基础,看全书并不是一件吃力的事情,但知识点多,全书必须全程看,之后的看书过程可能就更顺畅,只是着重记忆一些薄弱环节,全书上的题也可只做自己标注的部分(错题或不会的地方)。10月1号国庆几天我开始做2002年以来的数学真题,这个时候老师讲的那些体系方法开始发挥作用了,做真题没有下过110分,一般早上做题下午对答案的样子。11月初我开始做400题,一天一套,上午做,下午对答案,这个过程更能发现薄弱环节。10天搞定,之前的做真题卷子就已经有了基础,所以这个过程会非常快,有明确思路的题目可以只看答题思路,大题争取自己动手算,这个时候(在之前的课本、全书、660题、400题的基础上)做题速度已经相当快了,当然准确是第一位的。花上20天再整理一下《660》上的错题,大概有十几页的A4纸吧,中间划竖线的那种。这个过程依旧比较麻烦,还是整理思路和知识点的重复记忆,到最后就看这些错题就好了。最后两天做了最近几年真题,那叫个简单呀,大概能到145以上了。但这还不是最终成绩,所以依旧要淡定。到了考场就会发现,考场上做题和平时完全是两个概念,那种状态会很不一样,速度会大大降低,所以平时的做题速度一定要提上去,说白了就是知识一定要掌握很牢。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缺乏足够的词汇量,我一直未能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因此首要任务便是积累英语单词。从八月末开始,我便着手使用红宝书来学习单词,每天全力以赴地投入一个上午的时间。相信“勤能补拙”,我将整本书抄写了一遍,就连那些我不太熟悉的单词释义句子也挑选着抄录下来。此外,红宝书附带的一张光盘包含所有单词的发音,我把它们导入了MP3,在日常行走时反复聆听。背诵单词后,我会跟随着MP3进行默写以巩固记忆。单词的学习并非一蹴而就,前期记住的单词往往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遗忘,于是我在刷物理、化学和有机试题感到疲惫时会随手翻开复习,以此强化记忆。一旦我对单词有了扎实的掌握,做起阅读理解就会轻松许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数据结构并非只是关于如何存储和组织数据,更是关于如何高效地操作这些数据。比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基本类型,它们各自的特性和适用场景需深入理解。例如,数组适合随机访问但插入删除效率低,链表则反之。
算法是数据结构的灵魂。你需熟练掌握各种排序(如冒泡、选、插入、快速、归并、堆排序等)和查找(如顺序、二分、哈希等)算法,并能按实际情况选合适的算法。对复杂度分析,无论是时间复杂度还是空间复杂度,都要有清晰的认识,这是衡量算法效率的重要指标。
再者,深入理解高级数据结构,如红黑树、B树、AVL树、堆、哈希表等,这些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广泛。例如,哈希表用于快速查找,平衡二叉搜索树用于高效查询和更新等。图论部分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也是常考点,要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中,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凭编程实现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加深理解。我建议使用一种你熟悉的编程语言,如C++或Python,进行大量的编程练习。LeetCode、HackerRank等在线平台提供了丰富的题目,是很好的实战场所。
阅读经典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十分必要。例如,《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版、《算法导论》都是很好的资料。关注一些专业的论坛和社区,如Stack Overflow,从中获取到很多实用的技巧和经验。
不要忽视团队学习的力量。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相互解答疑惑,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增加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