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健康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健康工程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南京大学健康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从放暑假起,每日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后,我会在晚上十点钟开始攻读政治,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半,尽管有时确实感到疲倦不堪。忘了提我在看哪些资料了,没错,就是肖老师的精讲精练和一千题。我的学习方法是,阅读一章内容后,立即做对应的一章题目,答案写在纸上,保持书本整洁,只标记出错题,为后续复习指明方向。最难啃的部分无疑是马原,因此我首先着手,整个暑假似乎只把它攻克下来,但理解程度只能说是一知半解。对于选择题部分,肖老的1000题已经绰绰有余,我后来直接对照大纲来学,每读完一章就做一次1000题。无论正确或错误,只要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我都会在课本中标注,以便清晰地突出重点。同时,在练习册中修正错误,这样在第二轮复习时就不必频繁查阅解析,节省了不少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我放暑假开始,也就是7月初,我暑假是在家里复习的,这个方法仅适用于自制力很高的人,我七八两个月在家每天学习12个小时,早上7点半起来,家里其实很舒服,刷牙洗脸吃个饭就可以了,很节省时间,不用洗衣服买饭什么的,数学从八点开始学习,到晚上6点半结束。第一天看数学课本,做一本精髓的笔记,这个笔记本很重要,后期再也不用翻课本,只用翻这个笔记就行,第二天做课后习题,并且改错,把错的题总结到一个本子上,要想自己为什么错,因为改错本是写给自己看的,有时候题目太长甚至都可以自己挑重点写,自己能懂就行。整个暑假,除了每周出去玩一天,基本天天这样,早上7点半学到晚上23点。其实习惯了也还好,没觉得多辛苦,就是每天一个人待在房间里,有时候会烦,要自己克服。数学第一轮复习在暑假搞定,这时你就有了一本不太厚的笔记本和比较厚的改错本一号。9月份开学后,每天上午学习数学,每天学大概4个小时,李永乐全书一天一章,李永乐660题一天10题,李永乐分阶训练三天一章,做完一章要改错。这次第二轮复习大概到11月中旬才结束。这个时候你应该做完了李永乐的所有资料,并且拥有了改错本2号和更完善的笔记本(比如有些知识点总是错总是记不住,就找个位置专门写这些易错知识点)。第三轮复习11月下旬开始,做真题,两天一套,第一天上午8点30到11点30,模拟考完,对答案打分,第二天上午就对前一天考的真题进行改错。这时你有了改错本三号。至此,你的考研数学复习基本就ok了,你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看你的笔记本和三本改错本,
考研英语方面:
提及背单词,这是一项熟悉至极的任务,但许多人直至考试前夕也无法完全掌握核心词汇。记忆单词无疑需要坚定的决心。让我分享一下我的单词学习步骤。我会在背诵新词后的第1天、第2天、第4天、第7天和第14天再次温习它们。首先,我自己设计了一份日程表,列出每日需攻克的单词列表。起初,进度缓慢,每天只能消化2个新的列表,即便如此,任务量依旧繁重,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增加到每天需要复习7个列表!在这众多列表中,只有2个包含新词,其余全是复习旧知。许多人在刚开始背单词时容易陷入误解,比如我使用了新东方出版的无序单词书,有些单词可能有七八种含义,还有各种常见搭配。初次接触时,不必深究细节,你的目标是在看到单词时迅速联想到其主要的中文释义(不必全部,一到两个主要意思即可)。单词的记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反复回顾来巩固。在上述的复习节点,你可以遮住中文意思,尝试根据英文单词回想中文含义,若无法想起,可以做标记,逐步累积词汇量,每个单词的理解也会随之丰富。当然,仅背诵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当你完成一轮单词书后,会发现自己遗忘了许多,即使之前已间隔数日进行了复习,这也是正常现象。然后开始第二轮,遵循相同的方式,唯一的区别在于第一轮可能每天学习2个新列表,第二轮则需提高速度,具体数量因人而异,我在那时能完成每天5个列表,有时则是3个。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这门学科是生物学、医学与工程学的交叉领域,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生物材料、生物力学、生物信号处理、医学影像技术等。掌握这些基本概念,不仅需扎实的理工科基础,也需对生命科学有一定的了解。建议提前预习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应用场景。
深入研究每一个专题。例如,在生物材料部分,要理解不同材料的性质如何影响其在生物体内的反应;在生物力学中,要掌握人体运动的力学原理以及它们在康复工程中的应用;在生物信号处理方面,熟悉傅立叶变换、滤波器设计等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在医学影像技术中,要了解各种成像方式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
理论学习的,实践操作也不能忽视。尝试参与实验室的工作,或者使用模拟软件进行实践操作,能帮助更直观地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运作机制。比如,利用MATLAB进行生物信号的分析,或者凭模拟软件了解CT、MRI等成像设备的工作流程。
持续关注科研动态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订阅相关的学术期刊,阅读最新的研究成果,不仅能拓宽视野,也能使你对这个领域的前沿有更深的认识。
组队学习或参加讨论班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复杂的问题,互相解答疑惑,深化理解,也锻炼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