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物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山大前沿交叉科学青岛研究院物理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山东大学物理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不用过早准备因为没必要而且也没时间,所以等到大纲解析下来以后再准备也来得及,政治复习的前期不用死记硬背太多东西,因为政治大题目相差不会太多,分数主要还是在选择题特别是多选上有差距。第二,政治很大程度上是靠理解的,这一点反映在主观题上。特别是马原那一块,真的是要理解。还记得那时候中午看会政治,午休的时候还在那想,马克思真的是太伟大了,就然能想出这么些东西来,哈哈。。。。政治的东西很多,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果你能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去看,有些东西还是蛮好理解的,这就要你多想了。
考研英语方面:
自我感觉英语底子尚可,大学期间似乎一直在依赖高中时期的积累。四级和六级虽已过关,但暑期初试牛刀,钻研96年至04年的历年真题时,发现阅读理解频繁出错,完形填空也常失分过多,不禁倍感尴尬。那时我还以为英语是我的强项,不容忽视。于是决定专攻提升,开始练习阅读理解150篇,然而几篇文章下来觉得内容较为偏颇,内心挣扎后,决定一心一意回归真题。从96年开始,起初并未计时,大约两天做完一套,专门留出下午的时间给英语。那时我不追求速度与完美,只期望深入理解文章,提升准确率。我记得真题的引言中也提到了方法,首次接触真题的目标是理解句子,积累生词。高频词汇逐渐显现出其重要性,复杂的长句我会在脑海中逐字逐句翻译成中文,因此做题所花的时间远远少于查阅解析。忘了提及,记单词是必不可少的,早在大三下学期我就开始了每日早晨七点起床,用新东方无序版单词书每天学习一个单元,晚上再复习一遍。由于是初次记忆,晚上多半会忘掉一半,但如果不复习,次日早晨就得重新背诵。就这样,每天学习新单元,复习旧单元,第一个循环用了两个月。第二个循环,每天学习和复习两个单元,经过两次,大多数单词都已经深深印在脑海中。第三次再从头至尾过一遍,尤其关注之前标记的重点且仍然记不住的难词。直到十一月,我每天至少花费四十分钟背单词。对于英语,我只专注于真题训练,从96年至04年的基础版,到九月份已经完成了两轮,每句话都在脑中翻译,如此这般,阅读和完形填空的成绩逐步提高。然而初次尝试05年的真题,我对新题型毫无经验,结果惨败。这让我对新题型产生了忧虑,几年的反复练习,成绩好的时候只能答对四个,状态不佳则全错。于是购买了新题型的专项书籍,做了几篇,慢慢找回了手感。至于作文,准备得相对较晚,暑假间断地背了几篇,之后未持续,直到十一月份才开始动手写了两次,发现自己词汇匮乏,甚至有不少单词拼写错误,这才对作文感到紧张起来。提前准备总是明智的,不仅需要背诵,还要亲自动笔,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否则到了最后,满篇错误难以改正,评卷老师看到基本错误也会对印象打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物理学基础,这是一门涵盖广泛的科目,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多个部分。我认为理解基本概念和定律至关重要。比如牛顿三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这些都是物理学的基础,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掌握解题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学会如何画图分析物理过程,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我建议多做习题,凭实践来加深理解和记忆。定期复习也很重要,因物理学的知识点之间联系紧密,经常回顾巩固记忆,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网络。
接下来是量子力学,这是物理学的一个高级领域,可能对初学者会有些抽象。理解波粒二象性、不确定性原理、薛定谔方程等内容是关键。量子力学强调的是概率解释,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个人觉得,凭阅读经典教材如费曼的讲义,帮助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解决量子力学问题通常需数学功底,特别是线性代数和微积分,所以提前补足这部分知识很有帮助。做一些复杂的计算题,提升你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习惯将理论学习与实际问题结合,尝试去理解量子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样既能提高兴趣,也能深化理解。我也会参加一些讨论小组或者在线论坛,与其他同学交流解题思路,这样的互动往往能带来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