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法律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法学院法律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华南理工大学法律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主要参考了任汝芬的序列一和红宝书,不过我更倾向于前者,特别是它的哲学部分,解析详尽透彻。配套的历年真题能清晰地突出关键内容,而且不同色彩的字体让阅读变得有趣,不像红宝书那样全是大段文字,看得我很快就感到疲倦。阅读时需要设定个人计划,比如每日阅读量、预计完成日期,再加上一些缓冲日(通常会有些小延误)。例如,我起初设为每天20页,后来觉得难度过大,便调整为15页,这样大约一个月就能读完。我喜欢早晨投入约两个小时的时间,因为那时注意力较集中,我会边读边思考,这可以根据个人的习惯来安排。肖八出版后,我就开始做选择题,每套完成后,我会将没掌握的部分记在封面上的空白区,熟悉后就标记已掌握,在考前再复习一遍。我觉得政治的选择题至关重要,大家大题准备都差不多,但选择题做得好,分数差异就会显现。对于选择题,要注意纪念年份的相关事件和人物、大纲变化涉及的考点以及重要考点。
考研英语方面:
在7月份以前一直在实习的,每天花在公交上的时间有近2个小时,所以利用这段时间用手机软件背了一遍单词。后来回家以后,又把单词过了一遍,这回只是看,没有背。(注意:这里是每年只用手机软件背一遍单词,其他的两遍其实都只是看,理解,并没有去背,我觉得单词这玩意儿,要背下来这么多一下子实在不容易)看单词的时候,要会用联想。在我的理解中,其实一个单词是没有这么多意思的,但是由于中国和外国的表达习惯不同而被人为地造出来许多的意思,但是实际上没有这么多,只是外国人的表达习惯会这么用,放在不同句子里就能给中国人造出来不同的翻译。如果把这些意思抽象出点融合模糊一下,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意思。所以我觉得背是没有用的,而且只要在看文的时候看到这个词的时候能推断出来大概啥意思就成了。这个时候,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去背小作文,把每个类型的小作文的范文改一遍变成自己的风格和语句习惯便于理解记忆。结果到考试的时候小作文是信手拈来的,因为这种应用作文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性,换几个词什么的没错基本上分就可以了。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我是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我的英语就是从完形开始全线突破的。这两个部分我完全只做了真题,86年到13年的真题有时候一周一套,到后面没时间了一天一套勉强弄完。有个13年英语考了82的大神告诉我,有时候看选项好像哪个都没错,就选文章的主题,还有,看2个题再看文,做完这2题再继续看剩下的题,记下再继续看文。完形是一个有意识去训练的过程,通常很多正确的词是在文章前面出现过的同意词,时态,反义词等等。其实完形和阅读不要仅仅当作是题来做,要多学习一下里面体现出来的英美文化气息习惯,还有为写作积累,不仅仅是写作词汇,还有句式。大作文其实是完全没有准备吃老本的,这一向是我的英语考试强项。我一般是不会用I,Ithink,It,多用一些动词转为名词,这样的用法通常会很流畅很地道(这应该算是个人偏好和最近的努力方向吧,不赞同勿喷),而且这些用法也常在阅读和翻译中出现,平时做阅读的时候会多注意下这样的用法,还有一些其他的一些习惯用法,会在各年的阅读和完形中反复出现,所以记一下还是很划算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法学)”,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民法、刑法、宪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知识。我建议,首先要建立一个清晰的法律框架,理解每种法规的基本原理和逻辑。比如,民法中的物权、债权概念,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宪法中的公民权利等。理解这些基础知识后,再凭做题来巩固和深化理解。关注时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因很多案例分析题目会涉及到最新的法律规定和社会热点问题。
“法硕联考综合”则更加注重法律应用和分析能力。它包括了法制史、经济法、国际法等内容。法制史的学习需记忆大量的人物、事件和时间,我采用的是构建时间线的方法,将重要事件串联起来,便于记忆。经济法则需理解和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和法律制度,这部分凭阅读实例来提升理解。至于国际法,需理解各国间的法律冲突和解决机制,尝试对比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找出异同。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非常有帮助。它们不仅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你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和答题节奏。每次做题后,一定要认真分析错误,查漏补缺。
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也很关键。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避免临时抱佛脚。遇到困难时,不要焦虑,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