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约10月才开始准备,开始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每天花费在政治上的时间相对较长。政治方面,我的分不高,借鉴意义不大。值得一提的是,政治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我当时做肖秀荣的1000题,第一遍,不夸张地说,三道错两道。但是,多练练,你能找到出题的感觉的。千万别放弃!!大题方面,我背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考前我很焦虑,失眠,看了卷子,才发现大题并不为难学生!想考高分的孩子,看看其他帖子。另外,风中劲草的第一册,拎出了要点,有些帮助)第二册是练习,第三册是答案。(我没怎么做它的练习,不予置评)。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我没来得及背完。选择题还是有些帮助的。
考研数学方面:
我花了很多时间在数学上,复习全书完整过了两遍,又把错题过了两遍,做了一遍历年真题和十套模拟卷。11月底的时候感觉数学复习的差不多了就丢一边,主要复习政治,最后一个月时间紧,每天就腾出一个小时随便做几道数学题。在用复习全书复习的时候我的基础就打得比较牢固了,至少对我来讲,后期没有大把时间来做题也还可以。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仔细说说考研英语的复习方法。首先,我们必须要有一定得词汇量,死背单词是不行的,但是如果同学的词汇量烂到一定程度,还是需要背一背单词的,现在科技很发达,我建议大家在自己手机上装一个有道词典,把单词书上每一个LIST上不熟悉的单词输入有道收藏,这样你就能建立一个类似闪卡的词汇库。坐车或者等人时,你就能打开有道闪卡,去除汉字部分,直接闪那些单词,不知道的,点一下,中文意思也会出来。方便快捷,效率非常高。(我年初背过一点点雅思单词,就这么做的,非常有效)。一个上班的功夫,车上能闪掉四百个单词左右,背单词就应该是快速多遍,很少有人可以过目不忘。其次,就是通过做真题阅读理解,提高自己的能力。你可以直接把真题的阅读连做两篇,看看正确率。然后自己找出真题里所有不认识的单词,用彩笔做上记号,同样收藏到有道去。做完这个事情后,就是对两篇文章的理解问题,在做阅读时,最关键的法宝就是一定要有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最起码,你应该有能力快速找到句子的主谓宾,这样你有可能搞懂每句话的基本意思,尤其是长难句。对于每一段的中心意思,应该在阅读的时候在关键句下划线,或者圈出关键词。这些都有助于你最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最后一步就是要分析每一道题,搞清题意。作文:最后两个月的时候开始背范文,默写,自己也要尝试的写写,建议前期做阅读的时候整理写作的素材。小作文进行分类整理,熟悉每种类型的写作套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A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化学以及相平衡等几大板块。其中,热力学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你需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统计热力学则是连接微观世界和宏观现象的桥梁,虽然理论性较强,但理解了基本概念和公式后,你会发现它其实并不难。
对化学动力学,要掌握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和影响规律,熟悉各种动力学模型。电化学部分,电解质溶液的性质,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以及极化现象等内容是重点。表面化学和相平衡则需你理解固体表面的吸附、脱附过程,以及如何凭杠杆法则和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来分析和预测系统的平衡状态。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物理化学A的知识体系严谨,逻辑性强,只有真正理解了原理,灵活应对各种问题。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都要尝试去理解它的本质,不是机械地记忆公式。做题是检验理解程度的有效方式,凭大量的习题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复习过程中,整理笔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你将每个章节的关键概念、公式和例题整理出来,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这在后期冲刺阶段会非常有帮助。定期回顾和复习,避免“学过就忘”,也是保证知识长期记忆的关键。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有价值。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探讨难题,共享学习资源,激发思维,提升学习效率。每个人都有自有的盲点,他人的视角可能会帮你打开新的理解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