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笔译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贸大英语学院英语笔译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笔译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觉得自己比较健忘,所以我会在做每一章的题目之前,先看一遍对应的大纲解析(记忆力好的朋友建议挑战先复习三、四章解析,再刷三、四章的题)。每次单选多选都要做。做错的题号标记出来,每一道的知识点都用红笔划在大纲解析上。不要赶时间,一次做太多也没什么效果。第一遍完成以后,你会发现红笔和蓝笔的重合度很高,除了有些题目比较怪,从犄角旮旯找了句无关痛痒的话出题。这样你就知道重点在哪里了。做完以后,总结一下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变相考同一知识点的如有反复掉小坑的情况,要立刻回到大纲解析去反复看、理解、记忆。
考研英语方面:
我推荐你阅读张剑编写的历年英语真题集,通常被称为“黄宝书”。如果你想重新找回英语学习的感觉,不妨选择一本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无需过分深入研究,做题、核对答案,重要的是理解错误的原因。我个人使用的是考试虫出版的阅读练习,每个单元包含四篇阅读和一篇新题型,前三篇较为基础,第四篇则相对复杂。这并不是说它是最好或最坏的选择,只是作为训练阶段的一个过渡。对于张剑的150篇,我不太推崇,我购买了其基础训练篇,虽然题目的逻辑与真题略有相似,但有时答案让人难以信服,因此我只完成了几个单元。而据我同学反馈,提高篇中充斥着生僻词汇。我在八月开始接触真题,从1991年开始,视之为前期的实践材料,因为它们比其他参考资料更为可靠。首先,我会完成一套题目,查看正确率,接着分析错误选项的原因。我持续做到2002年,随后回头重做一遍。我的方法是逐句翻译,简要记录原文含义,然后对比官方译文进行校正。这个步骤相当耗时,但却有其价值。刚开始翻译可能感到困难重重,但只要你专心致志,坚持数年,必会有所收获,同时也能锻炼你的翻译技能,省去专门练习的时间。完成1992年至2002年的翻译后,我转而做2003至2008年的真题,同样按照之前的方式,但在翻译上明显轻松许多,尤其是在2005年后,只需处理少数长难句,翻译准确度显著提升,理解阅读答案也更加容易。我特意保留最后三年的真题,打算在最后一个月进行测试。当你完成第二遍时,你会发现第一次的答案已无记忆,所以请安心地反复练习真题。此外,第二遍还需分析题目,探究正确选项为何正确,错误选项为何错误,以及错误类型。同时,要剖析文章结构,了解段落划分和主要内容。第三遍时,只需大致浏览文章,便能迅速把握框架,继续练习。如果每天都专注并结合词汇记忆,你会发现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了大量工作。因此,尽早开始真题练习是明智之举!最后一遍,我会朗读真题,边读边思考文章结构,有助于培养阅读感。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在最后一个月集中精力攻克作文的同时,绝不可忽视阅读,因为你已经对真题有了相当的熟悉度,至少每天应阅读一两年的真题。这个准备过程或许耗神且短期内不易看到显著进步,但从我和周围同学的学习经历及最终成绩来看,这种方法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英语翻译基础”,这门科目不仅要求扎实的语言功底,还需深入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我主要凭以下三个步骤进行准备:一是广泛阅读,包括英文原版书籍、报纸、期刊,提升词汇量和语感;二是精读并翻译经典文章,如《纽约时报》、《经济学人》,锻炼翻译技巧和表达能力;三是研究历年真题,理解出题趋势,掌握经贸领域的专业术语。我还利用在线资源,如TranslatorsCafé等平台,进行实践练习,提升实际翻译能力。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则是对我综合素养的全面考察。我将学习分为两部分:一是提高写作水平,我会定期撰写各类文体的文章,如论述文、报告、评论等,并导师或有经验的同学批阅,不断修改和完善。二是积累百科知识,我会每天花时间阅读新闻、历史、文化、经济等相关资料,尤其关注时事热点,扩大知识面。我也参加了模拟试题训练,尤其是论述题部分,以增强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这两门科目并非孤立存在,是相辅相成的。好的汉语功底能帮助我更准确地理解原文,丰富的百科知识则能使我翻译得更为生动、准确。我建议大家在复习时,不仅要专注于单个科目,还要注重学科间的融合,全面提升自有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