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基础医学院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复旦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之前是文科生,而且高中的政治底子还在,所以政治上我并没有费什么特别大的力气。基本上是7月底8月初就开始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炼》,同时配套《1000题》来练习和检查对知识点的理解。9月底看完《精讲精炼》之后,又刷了遍《1000题》。刷完以后差不多到11月份,就开始准备论述题的了。所以11月份到12月份初,我主要是肖秀荣的书来准备论述,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有用的;同时也开始看时事政治,今年政治的重点还是比较明确的,省了不少劲儿吧。12月份就开始做各种冲刺卷,这个时候我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多见一点儿题,从各种卷子里找出共同的论述题重点。所以我做冲刺卷的重点就是选择题,找出自己存在的知识盲点,及时补上。我并没有背特别多冲刺卷的答案,背的主要是论述题重点对应的内容。各种冲刺卷论述题其实就是老师认为今年的重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重点都会出成论述题,所以就可以有目的,有重点的背一些知识点。最后,出来的政治成绩虽然不是很高,也算差强人意吧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大学数学成绩不错,也很喜欢数学。大三下就开始复习数学了,我先看教材,没做课后题(太多了,懒得做)。我个人比较喜欢看教材,喜欢把所有的定理定义看一遍,然后看一章书,配套做一章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所以在暑假前我全书已经快写完了。暑假做了《基础过关660题》,《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返校后,做了几套真题,一个多小时就做完了,感觉不错。数学就放下了,就时不时的做点真题的相关部分。十月国庆后,开始做著名的400题,对于比较难的,做上近3小时,过程较纠结,结果还不错。对于比较简单的,两小时随便写写就吃饭去了。第一遍不太认真,后来没题做了,又做了一遍,第二遍比较认真。
考研英语方面:
其实我一直还挺喜欢英语的,平时英语成绩也不差。英语四六级都是一次性通过。不过我不善于做阅读理解,我喜欢做语法题目。但有些经验帖说就算是平时英语很好的人也会在考研英语中取得意想不到的差分。所以如果你的英语水平比较好,也不要太得瑟,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就大量减少;如果英语水平不好,也不要太悲观,说不定你认真准备后还来个大逆转呢。真的,一切皆有可能。关键是你要付出努力,要钻研英语真题,分析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多朝他们的思维去思考为什么是这个选项。不要太较真,太固执自己的答案,有时候答案就是那么地不可理解。英语单词不用说,要从一开始准备考研持续到考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背了又忘,但你也只能忘了又背。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过来的,所以就算过程不顺也要保持好心态,多安慰自己。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普通物理,理解比记忆更为重要。这门课程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物理等五大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实例。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比如牛顿三定律、能量守恒、电磁场理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等,是备考的基础。我会建议你先从教科书出发,把每一个章节的核心概念都吃透,再配以适量的习题来巩固理解。
重视物理公式的理解和运用。公式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组合,它代表了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例如,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电势能公式等,都需凭大量的练习去熟悉并能灵活应用。要注意物理问题往往需按实际情况选合适的公式,不仅仅是生搬硬套。
再者,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考研中可能不会直接考察实验操作,但实验精神和实验设计思路对理解物理原理至关重要。凭阅读经典实验案例,理解科学家们如何从观察到的现象中提炼出物理定律。
复习普通物理时,我会定期进行自我检测,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这既帮助我发现自有的薄弱环节,也能我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题型。我习惯将错题整理出来,反复思考错误的原因,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会利用网络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平台上的视频教程,它们能以不同的视角解释复杂的物理现象,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