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人工智能系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厦门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1000题,十月份开始做的,单多选同步。十一月看1000题的错题,知识点提要出来后,过了一遍,精讲精练我就没看了,太厚了,而且公共课要求不高。再后来就是八套卷,四套卷。八套卷做选择题,大题没有时间我就没看。四套卷我是最后两个星期才做,考前四天开始背大题,考前一天,才背了一套半,真的背到哭。背完第一遍已经11点,又过了一遍12点。我心态好一些,如果大家容易焦虑,可得稍微提前点。政治在去集训营前我一直都是在看网课,大概是从8月开始的,我听的文都蒋中挺的,政治这个你就是要找一个你能听下去的老师,你要做的就是先都过一遍,梳理框架,尤其是马原,要多想,练习题一定要做肖秀荣的1000题,做2遍,错题反复看。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夏天比较浮躁,所以这个阶段是复习效率也不高,每天看个七小时左右。这个时候全书开始看第一遍,有点吃力,看得比较慢。一天10页到15页左右。书上每个例题和课后习题都是先做一遍,然后不会的做上标记,看懂答案,然后合上答案再做一遍。还有自己觉得很好的题也做了标记。看的时候一定要细,不能放过一个知识点、例题和课后,每道题要搞懂,如果实在看全书看不懂,就去翻课本或者上网,总之尽量搞懂。错题本这个阶段也没必要做,不然全都是错题。八月多一点,《全书》开始看第二遍。看的时候前面的知识点看了,感觉重要的知识点重点勾画。然后我第一遍错题很多,所以第二遍只做了错题、不会的题和曾经自己标记的觉得重要的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反复研习了考研真题两次以上,初次接触时,无论是阅读还是完形填空,我都逐句翻译,遇到不懂的词汇便查阅词典,并将其整理到两个笔记本中。次日,我会抽出时间回顾前一天记录的笔记。对于真题中每一个生僻或关键的单词,我都力求熟记在心,以便日后能一眼认出。当真题无法满足日常练习需求时,我购买了若干模拟试题,尽管它们的命题风格与考研有所不同,导致我在完形填空中经常错7到8个,阅读理解也错4个以上,但不必过于介怀。我确保每天至少有一小时投入英语学习,通常是在感到政治或专业课程疲惫时,通过做英语题目来调节状态,毕竟阅读英文篇章相比钻研专业内容更能舒缓大脑。做练习时,我会计时,完形填空大约控制在12至15分钟,每篇阅读理解平均10分钟,完成后再立即校正答案,这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科目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多个核心领域,每一个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在数据结构中,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各种基本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以及排序和查找算法至关重要。特别地,贪心、动态规划和回溯等高级算法也需深入理解和实践。建议凭刷题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LeetCode和HackerRank都是很好的平台。
计算机网络要关注TCP/IP五层模型,理解每一层的主要功能及协议,例如HTTP、FTP、TCP、UDP等,要掌握网络传输过程中的报文封装和解封装。网络安全、网络编程也是常考点,如Socket编程、DNS解析等。
再者,对操作系统,重点在于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理解并发、同步、互斥的概念,熟悉常见的调度算法,如FCFS、SJF、优先级调度等。还要理解虚拟内存的工作原理,以及磁盘I/O和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
数据库管理系统部分,SQL语言的使用是最基础的,包括DQL(查询)、DDL(定义)、DML(操纵)和DCL(控制)。还需了解关系代数、事务处理、数据库设计理论,特别是ER模型和第三范式等。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先广后深”的策略,先全面了解各个知识点,再逐个击破。教材和课堂笔记是基础,但一定要配以大量的练习和实例分析,这样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多参加讨论组或者论坛,和其他考生交流,共享问题和解答,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复习阶段,我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定期进行模拟考试,以适应考试的时间限制和压力。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也非常重要,健康的身体和积极的心态是持久学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