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分析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化学系分析化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复旦大学分析化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了解这门课程的整体框架,这样后续学习便有了目标。我想强调的是,无论你的兴趣如何,不论是否有基础,务必保持正确的心态,因为这是一场严肃的考试,不能仅凭个人喜好来决定。有时候,当你真正投入其中,你会发现它其实很有趣。比如哲学,探讨的是世界最基本的道理,光靠死记硬背无法取得高分,多思考一下,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需要做的资料包括:
1. 肖秀荣的1000题,至少要做三次,错误题目要看五遍;
2. 历年的真题;
3. 肖秀荣的八套卷;
4. 蒋中挺的最后五套卷;
5. 米鹏的六套卷加三套卷。
首先阅读精讲精练,配合做1000题,重复三次以上,错题要反复看五遍。接着做历年真题,然后是肖秀荣的八套卷,再做米鹏和蒋中挺的试卷。最后,十二月时购买肖秀荣的四套卷。
对于主观题部分,你需要背诵肖秀荣在17年发布的八套卷和四套卷的所有大题,每套五个,总共六十题,这样应对大题就绰绰有余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具备普通水平,已达到六级要求。从词汇入手,持之以恒地记忆,你会发现词汇量提升后阅读体验显著改善。在备考期间,我每天都背单词,利用扇贝和恋恋有词作为辅助工具。起初,每日攻克一个单元,一轮结束后改为每天复习10页。对于阅读部分,不宜过早接触真题,但必须深入探究。3月至6月,我用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来训练语感,每天完成两篇。进入6月至12月,我转战真题。真题我一共做了三遍,首次严格限时,确保客观题不超过110分钟;第二次,逐篇手动翻译,兼练翻译技能;第三次,专攻解题策略。完成黄皮书后,我还购买了《冲刺提高72篇》。我觉得这本书相对简单一些,毕竟临近考试,重心应放在真题上,所以我并未完全翻译这本书。我的建议是,这段时间持续做阅读是为了保持手感,不必过于在意正确率。同时,每篇阅读依然计时,最多15分钟,我当时通常能在8分钟左右完成一篇。关键在于,理解和掌握英语真题的答题方法和逻辑至关重要,务必仔细研读。最后,保留最近三年的试题,在最后的1-2个月内进行模拟实战。然而,近三套题目是需要重点分析的部分。英语学习中,阅读理解尤为关键,而作文则可以在最后1-2个月自创模板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等基本规律。在复习时,我建议首先要理解并掌握基础概念,如状态函数、反应速率定律、能级等。这些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对热力学部分,理解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是关键;动力学部分则要注重反应机理的理解;至于量子化学,掌握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是核心。多做题,尤其是复旦历年试题,帮助你熟悉解题思路和技巧。
结构化学侧重于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包括晶体结构、光谱分析等。我推荐使用实验数据来辅助理解,这样更直观地理解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技术。理解电子云分布和分子轨道理论也非常重要,它们能帮助预测分子的形状和化学性质。
再者,有机化学,它是关于碳化合物的化学,涉及反应机理、立体化学、合成设计等内容。大量的有机反应类型需记忆,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反应的本质,即电子转移的过程。对立体化学,理解手性和空间排列很重要。在合成设计中,要培养逻辑思维,学会从目标分子反推起始原料和步骤。
我的学习方法是:先精读教材,把握基础知识,做习题巩固,遇到困难就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教。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也是必要的,这有助于知识的内化。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如科研论文、在线课程,以拓宽视野,了解最新研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