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同济工程硕士管理中心资源与环境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同济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在六月初,我购入了肖秀荣的学习套装,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以及命题人讲真题的上下册。我的策略是一章接一章地学习,并同步完成对应的1000题练习。我认为七月份启动政治复习并不算早,毕竟那时正值暑期,心态相对轻松,专注度逐渐提升。然而到了九月,随着紧张感增加,对政治复习的耐心会显著下降。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一旦放松,进度就可能受阻。七月时你可能会觉得九月开始复习绰绰有余,但九月看到大量的背诵资料和阅读理解,又会寄希望于肖四、肖八、蒋五等预测卷。实际上,完全依赖押题是不现实的,提前扎实准备才是上策。老师们会在不同阶段逐步精简课程,反复强调基础知识,这种温故知新的过程至关重要。跟从老师的指导很有帮助,因为他们能帮你理清教材中看似无序的知识点,找到便于记忆的逻辑或技巧。最后的冲刺阶段,我几乎尝试了所有市面上的押题卷,少说也有三十套。
考研数学方面:
我认为数学其实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出多么灵活的题,都是包含了某些很基础的知识点,所以在直接上全书之前,我把高数和现代的课本完整而且细致地看了一遍,做完了几乎所有课后题,连带着大一买的一本高数辅导上的题也全部写完,同时把知识点做了笔记,一些很巧的积分,求导之类的例题也记下了,然后进行总结(比如我就总结了三角函数各种组合的积分求法)。看完已经是九月下旬,然后上全书,当时就感觉全书上的题80%都能写对了。写完全书是十月底,然后开始真题。我觉得真题最有说服力,每天上午固定两个半小时做真题,时间到了以后给自己严格打分,分析出错原因,然后把不太记得的知识点也记下来在专门的本子上,所以其实整个上午几乎都献给数学。就这样写了两遍数二真题,数一数三各一遍,后期时间也不太够了,所以就定三小时写两套卷子。开始写真题的时候分数不好看,而且时间老是不够,不过慢慢巩固找自己的弱点过程中,效率也慢慢高了。做完真题之后,开始做模拟卷,一直到考前三天才停下来。最后三天就是把笔记从头到尾整理了一遍。因为每年数学是在上午考的,所以我也一直选择在上午看数学。
考研英语方面:
许多人忧虑四级或六级未达标会影响考研英语的表现。实际上,考研英语与四六级的难度不在同一水平,尽管某些高校可能会规定需要通过这两项考试。我早早地开始了英语学习之旅,从背单词到解析复杂句子都提前进行了训练,因此我的英语基础十分扎实,最终在备考其他科目时节省了不少时间。请记住,英语的学习绝对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持续努力必然会有收获。关键在于,做题时应优先确保质量,然后逐步提高速度,质量比数量更为关键。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看普通化学。这门学科基础性强,涵盖了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酸碱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等内容。我认为关键在于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不是死记硬背。例如,理解元素周期性的规律,帮助你预测元素的性质;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能帮助你在复杂反应中找到解题思路。实验部分也是重要的一环,凭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做题时,要注重逻辑推理,遇到难题,尝试从基础知识出发,一步步推导答案。
再说水力学。水力学主要研究水流的运动规律及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包括流体静力、流动动力学等。这部分需较强的数学基础,尤其是微积分和流体力学方程的应用。建议大家先理解基本的物理概念,如压强、流速、流量等,逐步掌握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等核心理论。对复杂的水利工程问题,凭建立模型,运用这些理论去解决。大量的练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它们能帮助你熟悉计算流程,提升解题速度。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整理笔记非常有效。将知识点、公式、例题整理成自有的语言,既能巩固记忆,也能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这能及时发现知识盲点,避免临近考试才慌乱补救。
团队学习也是一个好策略。找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问题,互相答疑,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保持好的心态是贯穿整个复习过程的关键。面对困难,要有决心和毅力;面对压力,要学会调整,自己,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