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厦门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当准备政治考试的策略时,我咨询了几位前辈,依照她们的学习经验,并结合我个人的特点来安排复习。然而,这个过程中我也难免经历了不少摸索。其实,开始政治复习不必过早,九月启动就绰绰有余。而且,每日投入复习政治的时间无需过多,初期可以保持在2到2.5小时,到了后期阶段再增加到3小时。
考研数学方面:
每个人的数学学习体验各异,我本人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偏偏我最大的问题就是粗心大意,总是犯计算错误,这在真实的考试环境中无疑是个重大短板。因此,即便我对每道题目都有一些想法,最终却因为计算失误而频繁失分。所以,在确保基础知识牢固的基础上,提升计算准确性至关重要。我购买并完成了大量数学辅导书籍,每个学习阶段都少不了购买参考资料。我个人非常支持通过海量做题来提升数学技能,当然,做完题后反思和总结同样重要。此外,数学学习需要与总结相结合,这一点仅凭独立解题往往难以领悟。总的来说,数学学习无非两个关键点,一是根基,二是实践。巩固基础知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最后会形成定时定量渴望解题的习惯;至于实践,光是理解如何解题是不够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亲自动手、反复操练,这样才能在考场中减少错误。
考研英语方面:
以下是对考研英语复习的一种常见策略:从现在到6月份,主要任务是积累词汇并研习05年至09年的历年试题。背单词时,最好是结合实际语境,尤其是动词和形容词,以及它们的不常见意义。完整地在3小时内完成一套真题,包括作文和翻译部分,以评估自身能力。完成练习后,仔细分析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的每一句话,掌握新词汇,大声朗读,并尝试背诵全文。对于作文,可以通过背诵优秀范文,整理出其中的精彩表达和搭配,同时记录阅读理解中出现的类似表达,作为个人写作模版。暑假期间,继续背单词,开始使用黄皮书的基础版150篇文章及10年至13年的真题,并配合《黄皮书写作》。阅读黄皮书时,学习新的词汇和短语搭配,摘录有用的句型,特别是那些讨论型文章,它们提供了阐述观点、提供证据的有效写作技巧,这类文章也值得记忆。7月至8月,每周至少写一篇大作文和一篇小作文,共20篇。在这个阶段,你应该能明显看到自己在真题上的进步。9月至10月,继续背单词,阅读黄皮书的提高版150篇文章,同时做13年至15年的真题,持续回顾之前的词汇、句式和搭配。11月至12月,重点使用黄皮书的提高版150篇文章,《最后5套题》,16年至19年的真题,以及《黄皮书写作》。这个时期,由于政治科目的复习,英语的学习时间可能会减少,但请注意,16至17年的试题相对较为简单。对于真题,反复练习无妨,不过多次阅读理解的素材更有助于理解文章,从而解答问题。法律类的阅读理解通常较难,推荐观看《傲骨贤妻》这样的法律题材美剧来增强相关知识背景。此外,北京地区在英语主观题评分上可能较严,我在过去的考试中,客观题失分不多,但作文得分较低。因此,提升作文质量至关重要。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宏观经济学,理解和掌握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综合派以及新古典增长理论是非常基础的。特别是IS-LM模型、AD-AS模型和菲利普斯曲线,这些都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也要关注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汇率决定理论。这些理论不仅要在理论上理解透彻,更要学会如何运用它们去分析实际经济问题。
微观经济学方面,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以及博弈论是重点。供需理论、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概念和计算是基础,市场均衡、价格歧视、垄断竞争等则是进阶知识。尤其要注意的是,理解并掌握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机会成本、边际生产力理论等基本原理,并能在案例中进行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是关键。对每个概念都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经济学逻辑,不只是机械地记忆公式或结论。多做题,凭解题来巩固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建议使用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进行练习,这不仅熟悉考试风格,也能帮助你发现自有的弱点。
阅读经济学大师的经典著作也是很有帮助的,比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它们能你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学的全貌。关注最新的经济动态和研究,凭阅读经济学期刊或者参加学术讲座,提高经济学素养,使你在答题时有更广阔的视角。
我想强调,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科学,理论联系实际非常重要。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现实世界,分析经济现象,这样的学习方式会理论更加生动,也更有助于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