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学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厦门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实际上有很多策略可选。有些人认为九月份开始准备已经足够,但我认为这取决于个人情况。如果你在本科学习期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简称“毛中特”)等科目掌握良好(关键是理解),而且你对这类课程并不反感,那么你可以考虑等到新一年的大纲解析发布(大约在九月中旬)后开始复习政治。然而,如果你的政治基础知识薄弱,我推荐你在九月之前至少深入理解马原部分,因为它较为抽象复杂,侧重于理解,并且大纲变动不大,提前准备可以为后续阶段留出更多应变余地。毕竟,政治学科还包括毛中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时事政治等多个模块。
政治经济学部分可能难以通过具象化的手段去解释,这部分内容务必确保真正理解,而不是敷衍了事。马原科目的试题主要考察理解能力,期待碰到原题是不太现实的。毛中特的学习与时事紧密相关,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每年都会有相应调整,所以最好在九月以后着手准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老师们通常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讲述历史事件,关键是要理清时间线索,因为考试题目常常涉及多个历史时期,比如重要的会议、著述,以及不同阶段的土地改革政策等,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越是感觉混乱困难的地方,就越值得投入精力,因为这些往往是考试的重点,最终会影响你的得分差异。
考研数学方面:
简单说下数学的用书吧:课本是《高等数学上下》同济第六版、《线性代数》同济第五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第四版。然后最重要的是二李的《复习全书》和《历年真题》,这个最好多撸几遍。。还有曹显兵的《概率论复习讲义》,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复习讲义》。我还买了张宇的《高等数学18讲》但是没时间看了。还有张宇的模拟8套卷,就做了一套感觉好难。学数学的主观问题。有些同学对数学有天生的恐惧,说实话我本人的数学也不好,大学期间数学课程也就刚及格的水平,所以大家只要好好努力,一路坚持下去,肯定会得到满意的分数。
考研英语方面:
我备考英语的过程其实很是走了些弯路。10月份之前我一直在做97-05年的阅读真题,做完后还会将文章全文翻译成中文。如果有充足时间的话,坚持翻译可以提升英语综合能力,但是这样做实在不适合时间紧迫的情况,于是10月开始我放弃了这种做法,也不再看05年之前的试卷,转为专攻近十年的真题。在复习阶段,我总结了很多长难句的分析技巧和阅读技巧。我自己平时做题时,把整张卷子分为阅读、作文、其他题型三部分,一个部分的真题做完再开始下一个部分。我准备了阅读错题本,将做错的题目、当时做错的原因和正确的解析都写在上面,以后做第二遍的时候和考前都可以拿出来看。真题要反复做,时间不够我只做了两遍,其实最好能够做到三遍及以上,到那种程度你对命题意图和自己的易错点会有更深的了解。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宏观经济学,理解并掌握宏观经济模型是核心。例如,AD-AS模型,IS-LM模型,以及开放经济下的 Mundell-Fleming 模型等。这些模型不仅帮助理解经济周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影响,也是解答大部分计算题的基础。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内容也是需深入理解的要点。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会更有效,尝试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现象,用所学知识去解释。
微观经济学的重点在于市场机制的理解和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市场竞争形态(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垄断)是基础。特别要注意的是效用最大化问题、成本最小化问题以及供求关系的分析。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也是考试的热点。在学习过程中,多做案例分析,比如公司定价策略、消费者选行为等,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理论。
复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每个主题都应该有明确的逻辑结构,这样帮助记忆,并在解题时快速定位知识点。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是课本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真题,都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度。
再者,定期回顾和总结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每天学习的新知识,尽量在当天进行复习,每周对一周的内容进行整合,每月则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这种方法能确保知识的巩固,避免“学了忘,忘了学”的恶性循环。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期间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看到进步的。自己,努力,你会发现,宏、微观经济学并非遥不可及,是充满了乐趣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