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物理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四川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建议是政治不要开始太早,九月大纲出来就可以。学习过程中可以用肖秀荣的1000题来练选择。不过大家要重视大纲,尤其是大纲每年新增加的内容要重视起来,一定是重点。大题的话看看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重点是4套卷,每年多少都会压中一点。政治一定要在答题时候多写,所以建议大家答卷时候先做大题再做选择,我就有个朋友在选择耽误了太长时间所以大题没答完,大家一定要吸取教训。
考研数学方面:
我本科学的是数学,但成绩并不理想,起初学习时感到非常困惑...在上半学期,我投入大量时间去补习数学,力求在暑假前完成一轮复习。初次研读进度缓慢,同时完成了全程教材和张宇的十八讲、九讲九讲。由于理解能力有限,我只能通过海量练习来提升。暑假期间进行了第二次复习,基于前期的基础,加上针对性训练和深化理解,我的进步明显加快。
九月和十月,我专心致志地完成了张宇的1000题。一开始就全力以赴,这样后期就不会落后。十一月开始,我一边背诵文科知识,一边进行真题训练。对于张宇的02年前真题,我会一口气尽量多做几套。进入十一月中旬,我坚持每天一套剩余的真题,并在晚上额外做一套市场上的模拟题。到了十二月初,我已经完成了真题的第二轮,同时也做了很多模拟题,每次遇到错误都会标记出来。十二月,我主要专注于解决错题...
最终,数学考试还算顺利,全靠大量的练习!所以,多做题真的很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成绩还算可以,但能拿到那么多分数,说实话我挺惊讶的,可能运气成分占了不少。在英语复习上,主要是记忆单词、做历年真题以及构建自己的作文模版。我记得是从大三寒假开始背单词的,起初用的是扇贝APP,坚持了百来天,后来觉得不合适,就改用红宝书,大概记了十几个单元,然后就持续不断地背诵。暑假时我才开始接触英语真题,我觉得网上的经验分享并不完全适用于我,所以我只专注做阅读部分。一开始错误率高达八九个,渐渐地降到七八个,接着是五六个,再后来就稳定在这个水平,感觉遇到了天花板。然而,随着不断努力,我发现阅读错误减少到三四次,甚至是一两次,不得不感叹老师的教学方法确实有效。维持这种状态后,在考试临近的后期,我会每天做一两篇阅读以保持手感。
解决阅读问题后,距离六级考试还有两周时间,我参加了作文冲刺班(由独峰考研主办),老师提供了许多精彩句子。于是,我开始整理模版,规划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该如何撰写。我总共整理了三个模板,分别针对无形的社会话题的正反面和有形的社会话题。后来考虑到模板过多,我简化为两个,一个用于正面观点,另一个用于负面观点。实际考试中,题目恰好与行动相关,我自创了开头段,其余部分更换了一些词汇,基本上运用了我的模版。
在此期间,我还开始了其他题型的学习。首先是新题型,因为它相对简单,然后才着手处理完形填空部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领域,理解和掌握它们需深度思考和持续实践。
力学部分,牛顿三定律是基础,重点在于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对振动和波动的理解,要深入到周期性运动的本质,掌握简谐振动的特性,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热学主要涉及分子运动论和统计力学的基础概念,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等。理解和应用熵的概念是这部分的难点,但也是考试的重点。
电磁学是普通物理中占比最大的一部分,电场、磁场、电磁波等内容繁多且紧密关联。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磁学的核心,需深刻理解并能熟练运用。静电场和稳恒电流的应用题型多样,要求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光学部分,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是两个重要分支。对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和偏振的理解,需结合实际实验加深印象。量子光学的知识虽然不深,但与现代电子科学密切相关,不容忽视。
原子物理学涉及到微观世界的初步认识,如玻尔模型、氢原子光谱、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等,这些都是理解后续量子力学的基础。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多做笔记,整理出自有的知识框架。定期做题,凭解题来检验理解程度和巩固记忆。遇到困难时,不要怕问,找老师、同学讨论,甚至查阅相关文献,深化理解。利用模拟试题进行实战演练,熟悉考试节奏和题型,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