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统计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统计系统计学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厦门大学统计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资料:讲义,命题人1000题,考前四套卷对于政治, 7月份跟着班开始熟悉知识点,但最有效果的还是从9月份开始对知识点进行熟悉理解背诵,这大概持续到10.15号。同时也不要忘了选择题,9-10月份主要做单选题,11月份做多选题,至少来两遍。到了11.15号,我又开始背诵冲刺班讲义,这里不仅包括选择题,也要开始准备分析题了,到了考前两周又背了背点题班讲义,在12月份,在做四套卷时,可以拿着分析题练练手,不一定把答案一字不漏的写下了,列出提纲,表明知识点即可。就这样,我就上了考场。(但说实话,自己近五年选择题真题没有做,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不要出现我这种情况,做做选择题真题还是挺有必要的)
考研数学方面:
从三月初至五月中旬,投入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来启动学习,先重温教科书,每学完一个单元就通过课后练习题来巩固理解。接下来的复习阶段是从七月中旬直至九月底,总计两个半月,期间推荐使用李永乐撰写的《复习全书》或是王式安的《标准复习全书》,这两本书中挑选一本作为主要参考资料,若是时间充裕,两本书并行阅读会更有益。市面上复习材料繁多,挑选高质量的教材能让复习效果倍增,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的要求。
这些书中,每个知识点后面都会列出相关的题型,并配以示例题和练习题。《基础过关660》是一本很好的资料,它侧重于概念检测,别小看了选择题和填空题,有些难度足以媲美大题,完成一次需要不少时间。实际上,你会发现这本书中有许多题目与第一本复习全书重复,这两者结合起来堪称理想搭档。然而,选什么书并不关键,关键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书籍和学习方法。另外,《陈文灯复习全书》可能更具挑战性。
考研英语方面:
九月—考试前:每天背半小时单词,尽量坚持,作文开始构思自己的模板,,对平时遇到的比较好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短语及时记录背诵,大概一周至少写小作文+大作文各一篇,可以找老师修改,尽量要坚持写,等到上了考场,你会感谢自己的坚持。阅读的话就是做真题,第一遍一定要卡着时间来,尽量不超过15分钟,因为考研英语时间很紧,一篇阅读留给自己的时间就是12—15分钟。真题第二遍的时候一定要精读,而且试着翻译全文,这样的话对后面做翻译会有帮助,而且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英语的真题绝对就是教材,一定要重视。完型的话好像不需要太花时间,做做真题,找找感觉;翻译的话,耗时而且得分低,但想拿高分的孩子也要花一番功夫;新题型的话分为几类,这个建议可以找找模拟题做,因为真题有限,但还是有套路的,而且这个题说实话有点靠运气。总结起来,阅读和作文就占了70分,绝对是重点,阅读有套路,比如同义词替换就是最为常见的,这个大家以后会慢慢接触;作文的话就是自己要形成一个万能模板,而且平时要多收集一些好的可以摘抄的句子和案例,比如海伦凯勒、贝多芬、方仲永这些老套的和互联网、马云等等一些比较新颖的例子。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宏、微观经济学作为核心的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其理论体系严谨,概念丰富,理解起来可能需一些时间和耐心。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律,如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等;微观经济学则关注个体决策,包括消费者行为、企业生产决策等。两者相辅相成,构建了对经济世界的理解框架。
对宏观经济学,理解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重要指标的计算和影响至关重要。掌握AD-AS模型、IS-LM模型以及菲利普斯曲线等基本模型是必要的。这些模型不仅能帮助你理解宏观经济现象,也是考试中的常考点。建议凭做题和案例分析来深化理解和应用。
微观经济学的重点在于理解供求关系、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决策原则,以及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的特点。特别是博弈论部分,虽然相对复杂,但也是考研的热点。理解并能运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概念进行问题解决,是非常实用的技能。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先通读教材,建立整体框架,再深入每个章节的细节。配套习题是必不可少的,它帮助你检验理解程度,并熟悉考试的题型。我通常会在每章结束后做一些课后练习题,再查阅答案,理解错误的地方。参与讨论或者找到学习小组,一起探讨难题,也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
对经济学这样的理论性学科,理解比记忆更重要。尽量将抽象的经济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这有助于加深理解,也能使学习过程更有趣味。定期复习,防止遗忘,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