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化学学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四川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从7月下旬开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7月下旬开始至9月底,把各科的知识点过一遍,一般每节课后会有少量习题,听课时可以先自己做,然后再听老师讲解加深印象。同时,这个阶段可以《1000题》也可以加进去,听完一个单元后可以配套《1000》题巩固,毕竟因为政治记忆的点太多,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又都是初次接触,很容易出现昨天刚听过的知识点今天就忘记的情况,而且通过做题,也更容易把握哪些是重点考点或者容易设陷阱的点。建议第一次做《1000》题不要把答案写在书上,这样可能会对第二次做题产生干扰。我的习惯是,每次做题把答案写在纸上,对过答案后把做错的题号用笔在书上标注,以筛选出第二个阶段要做的题目。这个阶段我对政治的时间安排比较灵活,一般是在学其他学科学累的时候穿插政治,这个阶段重点是理解性记忆,不太费脑,可以作为调节性的学科。10月至11月中上旬是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我仍以选择题和基础知识点的巩固为主,并辅以《肖秀荣时政》。这个阶段的时间安排比较固定,一般早晨拿出1至1.5小时温习讲义知识点,重点复习需要记忆的选择题考点。晚上拿出半小时至四十分钟,针对第一轮的错题再做一遍,如果依然做错,需要分析原因,找出这道题所考的知识点,着重记忆。这样两轮下来对于选择题会有一个不错的掌握。此外这个阶段可以加上《肖秀荣时政》,学累的时候看两页,书中对于重点会有黑色加粗标注,其余部分是帮助理解。对于时政书后面的配套选择题最好做一下,因为这本时政是以专题形式进行介绍,每个专题就像一篇小文章,容易让人抓不住考点,看了后边的选择题,就会比较了解哪些地方是考点。肖大大对于时政题的把握还是很棒的。第三个阶段就是从11月中旬到考前,主攻大题,辅以选择题考点记忆。大题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背背背,我主要背的肖四和部分肖八,有余力的话可以多背些。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较好,很庆幸在这次数学出题大反转中没有被淘汰,只稍微谈一下数学的学习。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数学的成绩与学习时间是绝对挂钩的,方法固然重要,时间也很重要。考研数学并不可怕,绝大多数是基础题,考的是做题的耐心和细心。首先,我所用的资料比较多,考研上学期基本上重心全在数学,李王复习全书、二李复习全书、张宇36讲、张宇1000、李永乐660的一部分、真题、张宇四套卷和合工大五套卷。其中一部分我做了不下两遍,之所以列出来不是让大家跟我一样全做,而且有些人认为题不是越多越好,虽然我不太赞成这个观点。希望大家在做完课本之后能够选择合适的全书来巩固知识。其次,数学题海茫茫,保证了时间后,好的方法会事半功倍,对于数学来讲,总结非常重要,一定要自己做笔记。最后,如果大家做完真题之后还有时间,一定要去做一下模拟题,不必太多,不必在意分数,做模拟的目的就是训练自己对新题快速应变能力,严格计算时间,因为坐整套真题的时候会发现都做过了,所以需要模拟题来训练自己,我极力推荐合工大五套卷,不是很难,比张宇四套卷易,比真题难,不过说起来今年的真题,个人感觉合工大的难度还是挺相似的。这些方法希望大家则其善者量力而行,选择合适自己的资料和方法。
考研英语方面:
从五月初直至七月初,专注于1994年至2002年的考研真题,每日无需过于繁重,每日两篇阅读理解足矣。务必深入精读,完成每篇文章后,逐一剖析每个句子,用彩笔标注出不解之处及生僻词汇。切记,正确与否并非关键,重要的是在原文中找准定位,理解为何选对或选错。要知道,考研英语与四六级或高考不同,其本身的难度不容小觑。初期阅读部分若能将错误控制在十个以内,实属正常现象。不必沮丧或失落,持之以恒地练习必定会有所进步。应试英语的重点在于作文书写的质量,因为在答题卡上,每个人的填涂都是标准化的。因此,书写英语时务必清晰易懂,避免过多涂抹,保持卷面的整洁,这样也能增进阅卷老师对你的好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基础涵盖了化学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流体力学、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和分离过程等核心内容。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备考的基础。例如,流体力学中的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工具。对热力学,理解状态函数、熵和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如何指导化学反应的方向,是必须要掌握的重点。至于化学反应工程,主要关注的是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动力学模型等方面的知识。分离过程的学习则要侧重于蒸馏、吸收、萃取、结晶等单元操作的理解和应用。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实践”是最有效的方式。理论知识需深入理解,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比如,理解一个物理或化学过程背后的科学原理,比公式更重要。对每个章节,我会先通读教材,尝试用自有的话解释其中的概念,这有助于深化理解。做大量的习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凭解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还推荐大家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同学一起复习,这样凭互相提问和解答来巩固知识,也能激发更多的思考。
在准备过程中,我也十分重视历年真题的研究。凭对历年试题的分析,发现出题者的思路和重点,这对把握考试方向,提升应试能力非常有帮助。定期进行模拟考试,训练答题速度和时间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