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山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山东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理论的学习重心落在了后期,我在十一月展开了第二轮复习,主要集中在解决历年试题。使用的资料为肖秀荣编著的《命题人讲真题》。我全力以赴地完成了选择题部分,尽管主观题未能亲自动笔,但我会深思熟虑,列出解题思路。我认为模拟撰写完整的主观题答案至关重要,因为思考与实际书写存在差异。同时,我还购买了肖秀荣的《考点预测背诵版》和《形势与政策》。前者给我带来的帮助有限,而后者则需要浏览掌握,毕竟肖秀荣会持续更新时事内容,直至12月发生的事件都可能成为考试的考点。
考研数学方面:
首年,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由于市场上针对396经济类联考的复习资料稀少且质量不一。我细致研读了两本高等数学书籍、清华大学出版的线性代数教科书以及一本概率论课本,挑选部分课后习题进行演练。我主要依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核心笔记,并大致浏览了李永乐的数学全书。对于线性代数,鉴于我在本科时的基础较弱,我专门购买并深入学习了李永乐的辅导讲义。我还制作了详尽的笔记,涵盖知识点和错误题目。可以说,我的准备工作十分充足,远超考试的实际需求,以至于第一年的考试在我看来相当简单,仅用了半小时就完成了。
数学的学习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结合教科书,认真记笔记,归纳各类题型和重要考点。《题典1800》分基础篇和提高篇,其中包含许多经典题目,难度适宜,与考研数学相仿。建议在九月新学期开始前,先过两遍所有基本概念,同时完成所有习题,确保对所有知识点烂熟于心。从九月起,可以开始做历年的真题,但在此之前务必避免接触真题。做真题时需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规定,完成后仔细核对答案,分析得失。真题应重复练习,至少要做三遍。数学学习的关键是思考和总结,不能只埋头做题。通过大量练习,你可以逐渐熟悉各种题型,看到问题的条件就能联想到相关知识,每个问题的表述都能转化为解题的前提。建立一个错题集是个好习惯,把做错的题目、新颖的题目以及常考的知识点(如麦克劳林公式、泰勒公式等)都记录下来。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学习,我的主要方法是精研真题,如张剑的真题集。起初,我专注于阅读理解,尽管满篇都是陌生词汇,但我的底线是掌握所有在真题中出现的单词。即使一篇阅读理解只能正确解答2个问题,也不要因此丧失信心,因为这是从零开始的过程。每完成一套题后,我会尝试将阅读理解翻译成中文,并与张剑提供的译文比较,以确保我对文章的理解无误,这对后续的翻译练习也有所助益。接着,我会转向完形填空部分,保留几套完整的真题用于后期模拟。
对于翻译部分,我没有过多关注,因为在翻译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我发现那种新题型并不复杂,只要多加练习就能应对。至于作文,我认为初期无需投入大量时间,我是临近考试的一个月才着手准备。参考王江涛的高分作文,我构建了自己的大小作文模板,并进行背诵。然而,重要的是要亲自动笔写作,记忆和实际写作是两码事。考试可能会遇到未曾见过的主题,灵活运用句型才能适应各类话题的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材料性能与加工工艺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课程。理解并掌握其精髓,需具备扎实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并能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在晶体结构部分,重点在于理解不同晶系的特点,如立方晶系、六方晶系等,以及它们的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的计算。要熟悉各种晶体缺陷,如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材料的性能。这部分理论性强,需多做练习来巩固。
相图是材料科学的基础工具,需理解相图中的各个区域代表的物相状态及其变化规律。特别关注单组元系统、二组元系统和三组元系统的相图分析,掌握如何从相图预测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
至于材料性能,主要包括机械性能、热性能、电性能和磁性能等。要理解这些性能是如何受到微观结构影响的,例如位错对强度的影响,晶粒大小对硬度的影响等。材料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有密切关系,了解各种加工方法(如铸造、锻造、焊接等)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也是很重要的。
学习这门课,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课本知识,阅读一些最新的科研论文,了解材料科学的前沿动态。凭做实验或者模拟实验,直观感受材料性质的变化,加深理解。
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是提升效率的关键。你尝试构建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网络。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不要害怕求助于老师或同学,讨论往往能带来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