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电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电气工程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算是我投入最少但是结果还不错的科目了,我是从9月份开学正式开始复习政治的,配合着精讲精练做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这会不用急着背,反正过几天也会忘掉,只需要熟悉一下知识点,我是保持1~2天1章的速度,有的章节只需要快速翻一下就好,有的需要重点识记,肖老爷子会提醒大家哪些是重点章节的。做完1000题之后可以看一下风中劲草,这上面的知识点比较明确,我后期基本都是在看这本书,八套题出来之后做了一下选择题,看了一下主观题。可以这么说,1000题是用来搞定选择题的,而最后四套题是用来解决主观题的,考前我就只背了最后四套题的主观题,最后四套题就是让你无论遇到什么题目都能有话可说,所以在这方面我是十分的信任肖老爷子。
考研数学方面:
首度复习时,我采用了李正元的《复习全书》(粉色封面,经典且有一定难度,适合追求高分者)配合张宇的教学视频来学习高等数学。对于线性代数,我选择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及相应的视频课程,这两门课都是边观看视频边阅读教材。对于概率论,我则研读了李王合作的《复习全书》大红色版本。在做讲义练习时,我坚持独立思考,即使需要参考答案,也会按照解题步骤自己重新计算,不允许自己偷懒,并在边上记录解题方法和关键点。如果条件允许,我会将全书完整地复习两遍。我的数学学习时间并不长,大约每天五小时左右。
第一轮复习后,早期内容容易忘记,所以在第二轮,我借助660题来重温知识、巩固提高。在做题前,我会先总结章节的关键知识点,这对深化基本概念的理解非常有益。最后一个月,我每天早上都会完成一套数学试卷,真实试题与模拟试题交替进行,以适应各种题型。熟悉真题有助于掌握重要考点,但可能会遗漏一些边缘知识,这时模拟题的预测价值就显现出来了。我挑选了张宇的8套卷和合工大的预测卷共10套来做,其中的微分方程题目我在之前的预测题中已多次练习,因此答题格外流畅。级数部分我一直感到薄弱,却心存侥幸未加弥补,导致考试时遇到大题只能凭空想象,十分困难。后期,我的真题成绩稳定在135分以上,模拟题则保持在120分以上。一旦发现遗忘的知识点,我会抽出时间专门复习,面对模拟题的挫折也很正常,通常我会用一天时间来填补学习的空白。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会多做一些模拟题,因为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熟练程度还有待提高,所以考研准备越早开始越好。
考研英语方面:
自八月暑假期间起,我专注于撰写作文,大约全力以赴地完成了30篇左右。自我感觉准备得相当充分,然而在实际考试中却表现欠佳。关键症结在于草稿环节,平日练习时忽视了控制打草稿的时间,结果在考场中发现时间流逝过快,导致心态失衡。因此,我建议各位在日常练习写作时也要设定时间限制,避免滥用时间,这确实是个应改正的不良习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涵盖了电力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力网络理论、负荷预测、发电调度、继电保护等。其中,理解和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如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学习的基础。对复杂的电力网络,了解如何使用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进行分析至关重要。
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是核心内容之一。需理解同步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深入研究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的概念,并能运用小扰动分析方法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和继电保护设计也是重要考点,这部分需熟悉各种保护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整定原则。
再者,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和电力经济性分析也不能忽视。这涉及到电力需求预测、电价制定、发电成本计算等方面的知识,理解和应用这些经济学原理对优化电力资源分配有很大帮助。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凭教材和课堂讲解,逐个攻破每一个知识点,尤其是那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要尽可能地理解其物理含义。其次是大量的习题练习,这是检验理解程度并提升解题能力的关键。参考历年的试题,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进行训练。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有效。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激发新的思考角度,也能从他人的解答中学习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实践操作不能少。有机会,尝试使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