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物理海洋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山大海洋研究院物理海洋学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山东大学物理海洋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8月中旬我启动了政治复习计划,主要是为了逃避枯燥的阅读,期望通过老师的讲解增添学习的乐趣。起初,我采用的方法是一天阅读一章《精讲精练》,紧接着完成相应的一章《命题人1000题》,并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融入其中以强化记忆。那时我在《精讲精练》上做了大量标注,不过后来几乎没再回顾。国庆假期结束时,我已经完整地过了一遍政治内容,然后倒序开始做《命题人讲真题》,专注在选择题上,并了解大题的出题模式,特别是对马原部分,需要理解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材料。接着我开始了第二次刷《1000题》,集中精力于重要章节,并开始阅读《风中劲草》。拿到《肖八》后,我首先做选择题,如果时间允许,也会浏览一下大题。同时,《形势与政策》也成为我的关注点。到了后期,我会利用用餐和午休的时间重温之前做错的选择题。最后阶段,我拿到了《肖四》,全力以赴地做选择题,拼命背诵大题。
考研数学方面:
题型为主进行复习并不是我否认这种学习模式,我自己也会穿插用这种学习模式,也是因为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做啥都会的境地,但我所坚持的学习路线可能与你有所不同,一般会从掌握原理的知识层面后辅以题型总结进而达到对学习有所助益的效果,而单纯就题型而学习题型,我是不推崇更应该说是反对的,拿一个最近的真题例子说明,比如2018年数学一、三的中所出现的那道概率论试题中的出现了一道“离散型+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的题型,而就以往的复习全书中都是“离散+连续”(2016、17年)或者“连续+连续”或“最大值、最小值分布”,我查阅过所有的题型类书籍,都没有一本书籍有过对此类题型做过说明,这不应该说成是又出现了什么新题型,因为就这道题目考察的本质还是我们所学过的复合随机变量问题,从知识原理层面它不属于超纲题,但就题型而言,它反而是一道“超纲题”,倘若一本题型类书籍仅仅依赖题型就想涵盖所有考察内容,不仅是在降低研究生入学的门槛,也是在侮辱命题老师的水平,但就近几年的真题而言就是最好的说明。说到这,我相信你该明白的问题也就明白的差不多了。
考研英语方面:
对我而言,英语一直是个大难题,尤其是在四级勉强及格的情况下。我借助朱伟的《恋恋有词》来记单词,至于阅读理解,我只专心做了三遍历年真题。在此,我想提醒学弟学妹们,尽量避免去做市面上的各种模拟题、押题或同源题,因为它们的质量往往无法与真题相提并论,可能会误导你的解题思路。我的建议是,充分利用真题资源,不断复习。首次做题可视为一次能力检验,第二次则需逐句精读翻译,这既能提升阅读理解力,也有助于提高翻译技巧,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很耗时,但当你进入第三次复习时,你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在最后的两个月里,我开始着手准备作文,跟随一位导师学习后,我发现考研英语作文并非高不可攀,关键在于表达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运用老师教授的句型就能轻松写出好文章。在日常阅读过程中,我会准备一本笔记本,专门摘录可用于作文的精彩句子。我会抽出时间定期浏览,不需要太多,熟悉掌握十几到二十个句子就足以让作文更具亮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海洋科学导论”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基础学科,它包括了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以及海洋地质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个科目的关键在于建立起对整个海洋系统的宏观认知,以及对各个子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深入理解。
在海洋物理学方面,重点关注的是海流、潮汐、波浪等动力过程,以及海水的热力学性质和盐度分布。这部分理论性强,需凭大量的公式推导和计算来加深理解。建议大家多做练习题,结合实际案例,如台风路径、洋流影响下的气候模式等,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生动。
对海洋化学,主要研究海水的成分及其动态变化,比如碳循环、营养盐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等。这部分需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化学反应与海洋环境联系起来,理解它们如何影响海洋生态和全球气候变化。
海洋生物学部分则涉及到各种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生命周期及群落结构。这部分内容丰富且有趣,尝试阅读一些科普书籍,了解具体的物种和生态现象,这对理解和记忆知识点非常有帮助。
是海洋地质学,它探讨海底地形、沉积物、地壳构造等问题。这一部分需结合地理知识,凭地图和地质图进行学习,理解海洋地质作用与陆地地质作用的不同之处。
,学习“海洋科学导论”需综合运用理科思维,结合实践案例,保持对海洋世界的热情和好奇心。复习时,除了课本,参考文献、科研论文、在线资源都是很好的学习材料。定期自我检测,凭模拟试题检验学习效果,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