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飞行器系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厦门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国庆假期买的政治书,也在这时候报名的考研班,书买的就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还买了大纲红宝书,这一本我翻都没有翻开过,个人觉得看精讲精练配合着做1000题就行了。十月份把政治过了一遍,每天大概看两个小时。我政治基础很不好,高中是理科生,而且真的很不擅长答政治题,就是我会写很多很多,但是貌似都写不到点子上。主要看选择题。1000题第一遍做完就像什么都没做一样,我第二遍才开始总结错题,整理选择题错题对我来说很有用。我比较后悔应该第一遍做的时候就整理,第二遍整理完已经12月了,来不及再过第三遍,就只能不停看错题本。主观题我完全就是背四套卷,考前一个星期才开始的,希望大家考前两星期开始吧,因为比想象中多很多。我就是想着,不就是四套卷子嘛一周肯定背得完,但是我直到考试入场前一秒还在背…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有一定的基础,建议初期阶段将重心放在数学上,随着进度可以逐渐减少投入的时间。从7月开始,我每天大约投入4至5小时来复习数学。直到10月初,我已经完整地过了一遍全书和36讲,初次接触可能会觉得吃力,但这很正常,持续学习就会渐入佳境。接着在10月,我做了660题,并挑选了1000题的一半来做。虽然1000题有些题目较为偏门,但如果时间和能力允许,挑战一下也是有益的。进入11月,我专注于过去30年的真题,每套题大概用2到2.5小时,每天完成1到2套。强烈推荐真题训练,因为它是关键所在。12月,我重新做了30年真题的第二轮,并且练习了几套模拟卷,每天早上限时1小时左右,不过我没有详细解答大题,而是专门用近两年的真题来练习解题步骤。对于模拟题,我个人并不是特别推崇,它们很难复制真题的氛围,我只是在完成了所有想做的真题后,挑选了几套模拟题作为补充练习。另外,保留几套真题在最后一周使用,能帮助保持答题状态。数学复习需要持续性,每天都应有所练习。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二的新题型部分,常见的是选择句子填空和配对题。如果题目中含有显著的标识,如人物、地点或书籍名称,可迅速在文中定位关键词以解答。阅读理解的得分至关重要,拥有大约5500个核心词汇是顺利解题的基础。优先掌握常考词汇和动词,随后逐步扩大词汇量。建议定期进行阅读练习,保持每篇文章约15分钟的速度。对于遇到的生词,先尝试根据上下文猜测含义,完成阅读后查阅并记录,每次开始新的阅读前回顾一次,持续不断地操练。阅读过程中,强调捕捉关键信息,如关键词、主旨句和专业术语,用划线的方式突出它们。通常,阅读理解的正确答案是对原文的精炼或同义替换,关键是精确地在文章中定位。对于做错的题目,要深入剖析错误原因,是否因为主观臆测、过度推断或是理解错误,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改正这些失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工程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这包括静力学、动力学以及材料力学等内容。你需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如重力、压力、摩擦力等,掌握牛顿三大定律,这是所有力学问题的基础。对静力学部分,理解力的平衡条件,如三力平衡汇交原理,是非常关键的。
掌握计算技巧。在动力学中,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和角动量定理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主要工具。在材料力学中,了解并能熟练运用胡克定律,计算应力和应变的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学会使用欧拉-伯努利梁方程解决弯曲问题,也是考试的重点。
再者,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要结合实例分析,比如凭分析桥梁的受力情况来理解结构力学,或者凭火箭发射的过程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这种实践性的思考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力学概念。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无论是教材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的真题,都要多做、精做。做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教,切勿堆积。定期复习,形成知识网络,避免遗忘。
我强调一点,好的解题思路比答案更重要。在解答复杂力学问题时,要有清晰的逻辑步骤,逐步解决问题,不是盲目套公式。这样不仅能提高解题效率,也能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