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航航空学院力学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我对政治这门课不感冒,政治课也基本逃光,不过我比较关注时事,没事的时候喜欢看看报纸,看看新闻。政治我是从9月大纲解析出来后才复习的,我选择的参考书就是大纲解析,还有强化辅导班的复习资料。有人会问问什么不选任汝芬系列那?其实任汝芬的书我也看了很多,对我这种门外汉来说,没必要花太多的精力在上面。我觉得应该把大量的时间放到自己拿手的科目上让他给自己增分,在自己薄弱的不感冒的科目上用适量的时间不拖自己后腿就行了。 虽然大纲解释全是字,没有什么重点,但对于我来说也是它的优点之一。我喜欢在复习的时候自己钩钩画画,把我自己理解记录在书上,这样我才会更了解各章节的结构,更利于建立知识体系,带着自己的思想去复习,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再配上强化班阶段的老师总结的重要考点,让自己既能平均用力,又能有的放矢。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期间的强化,高数十八讲和线代九讲很认真的第二次研读,后面做了张宇的1000题(最痛苦,最难熬,也是遇到的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你们做了自然明白)。十月份开始自己模拟数学考试,上午模拟,下午三个小时总结做过的卷子,重难点一步步的查漏补缺,一直持续到考试的前一天。同时跟着老师上课,学了不少做题的技巧和套路,还记了两大本笔记,我把笔记奉若至宝,因为它涵盖的面非常全,几乎是360度无死角,各种方法都很经典,方便你打开思路,当然,这都是后期我做真题的时候的感触了。有同学十八讲做了四五遍,我倒没有做那么多次,只做了三次,每一遍都是新感觉。只要你在学,就一定会思路慢慢的都打开。之后就是十月份的模拟,张宇的真题和八套卷,四套卷。在此就提一个事情吧,就跟老师说的一样,数学不能停,每天雷打不动三个小时做数学,卡点,时间一到立刻停笔。这个习惯从十一开始就一天也没断过。真题就这样,做完一遍又一遍,总共做了三遍吧,各种考场心态都练出来了,当然你如果想达到这种水平就必须把数学模拟真真正正的当回事。
考研英语方面:
在最后的半个月里,我依然保持稳定节奏,仔细研读并解析历年的阅读理解试题。对于完形填空、新题型和翻译等部分,我只完整地做过六套题目。我始终相信,只要阅读理解能深入理解,其他部分应对起来也应该不在话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学科,它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包括质点动力学、刚体力学以及振动与波等核心内容。在备考阶段,我对这些部分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理解。
对质点动力学,理解和掌握牛顿三定律至关重要。这不仅需熟记公式,更要能灵活运用到各种物理情景中。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也是重要考点,要能够按题目条件判断并应用相应的守恒定律。
刚体力学部分,重点在于转动定律和角动量守恒。这部分的理解需结合几何和代数,对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有一定要求。刚体的平衡问题也是常考题型,要注意分析力矩平衡和力的合成与分解。
再者,振动与波的内容,理解周期性运动的特性,如简谐振动、非简谐振动,以及波动的基本性质,如波的速度、频率和波长的关系,都是必须要掌握的。在解题时,常常需用到复数表示法和傅立叶级数,所以这部分的数学基础也需扎实。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是最核心的原则。理论力学不是简单的背诵公式,是理解和应用物理原理。多做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更重要的是在做题过程中反思和总结,提炼出解题思路和技巧。定期复习也很关键,避免知识点遗忘。
我还建议,尝试参与一些讨论或者模拟实验,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化,这对理解和记忆非常有帮助。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在线课程等,拓宽视野,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