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药剂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药学院药剂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厦门大学药剂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学习策略如下:首先,我会认真研读“风中劲草”的知识阐述,用彩笔标注关键点,以利于后期复习时能迅速把握要点。每个主题阅读完毕后,我会紧接着做对应的“1000题”部分,并检查答案,标出错误,这些错误是后续强化训练的关键环节。大约经过二十多天的努力,我完成了“风中劲草”和“1000题”的全面学习。进入第二轮,由于第一轮的基础,我对政治的理解更加深入,许多概念逐渐明朗,复习效率也因此提升。这一阶段,我会专注于重温之前标记的重点和错题。第三轮,我会仔细阅读肖秀荣的时事分析,此轮目标在于巩固记忆,将重要知识点牢记心中。
当三轮复习结束后,就进入了最后的决战阶段。这时,我采用的是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我会定时完成选择题,通过错误来回溯相关知识点。对于大题,这是重头戏,必须熟背全部20道题的答案。肖秀荣的预测题每年都有原题命中,今年也不例外。即便有些题目未直接命中,稍加改动肖4的答案也能成为有效的答题内容。
对于政治备考,我推荐大家平日多关注时事,多读人民日报,保持与党的思想同步。复习时要专心致志地背诵,成功就在眼前。在考试前一周,我感到非常焦虑,政治还没背太多,选择题又常出错。然而,压力越大,就越需要坚持。直至考前两天,我把所有的知识点梳理成大约十个专题,思路顿时变得清晰,做题也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考研英语方面:
我具备中上水准的英语能力,因此较早就开始了备考。大约在四月,我便启动了词汇积累,使用的是一本按词根排列的词汇书,其中包含历年考研的英文例句,这对我理解和记忆帮助极大,整个复习期间我翻阅了两遍。在距考研三个月之际,我每日早晨都会攻克一百个单词,直至考试前夕未曾间断。长难句和语法则主要依赖于课堂学习,我没有特别去专项训练。鉴于阅读部分分值较高,我购买了从1997年到2018年的所有真题,反复研习了三遍,到最后我能不看文章和问题就能直接选出答案。做真题的关键在于揣摩出题人的思维,尤其是错误选项是如何设计的。我的策略是先独立完成阅读,再核对答案,理解解析并翻译全文,确保每个句子结构清晰,每个单词含义明确。当你阅读技巧纯熟,甚至能预测出命题人设置陷阱的方式。对于写作,我选购了一本考研英语作文书,每天都背诵,大作文和小作文分别熟记了十篇,确保遇到类似题目能迅速下笔。起初,我也尝试过练习完形填空,但由于它要求极高的英语功底且耗时较长、进步缓慢,所以总共只完成了不到十篇。最终,我对自己的英语总体成绩感到相当满意。
考研专业课方面:
药学综合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包括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事管理等多个子领域。对药物化学,理解并各类药物的基本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与生物活性的关系至关重要。我建议使用“理解+记忆”的方式,先理解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逻辑,再凭反复记忆强化理解。
药理学部分则需理解和掌握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及副作用。这里,构建清晰的药物作用模型会有很大帮助,比如利用图表、流程图来梳理药物作用路径。多做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升理解和记忆效果。
药剂学是核心,涉及到药物的制备、稳定性和给药系统等。这部分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不仅需理解理论知识,还需动手能力。我推荐找些实验教程,模拟操作,加深理解。对复杂的制剂过程,凭绘制工艺流程图进行理解。
药事管理主要涉及法规政策和伦理道德。这部分需关注最新的法律法规动态,理解和记忆关键条文。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从法律角度思考问题。
在复习策略上,我采取了分阶段的学习法。初期,广泛阅读,建立全面的知识框架;中期,深入研读,精炼知识点;后期,大量做题,查漏补缺,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定期回顾,巩固记忆,是非常有效的学习习惯。
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参加线上讨论,查阅学术论文,这既拓宽了我的视野,也使我对药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也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