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在高中专攻理科,对政治的理解几乎空白,直到考研前夕。有些同学早在暑假就开始复习政治,而我则依赖大纲解析,也听闻有同学推崇精讲精练,这就像全面复习指南,挑选一本深入研读便足够。我会阅读完大纲解析的一个章节后,对应完成1000题的部分,答案不直接写在书上,因为需要反复练习,最好记在小笔记本上。对于做错的题目,我会回溯到大纲解析找答案,并用红笔标注,这样初次做题时即使错误多也能重新梳理一遍内容。我的进度较缓,到八套卷出现前,我已经两次通读了大纲解析并完成了1000题。
正确利用八套卷的方式是专心做选择题,错题对照大纲解析查阅,主观题无需死记硬背,只要理解首道马克思主义原理题目的解答思路。至于肖秀荣四套卷的主观题,则必须全文背诵。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几乎是每位考生必备的,它汇总了所有关键知识点,相当于大纲解析的浓缩版,适合后期快速回顾。然而,我更倾向于大纲解析,因为其详尽的解释,而非简单的条目列举,所以我并未充分利用风中劲草这本书。
实际上,英语和政治的复习在我看来相对轻松。如果你对政治没兴趣,尝试去喜爱它,你会发现政治其实很有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方法论能指导我们解决日常问题,学习近现代史则需构建自己的时间轴,将中国历史大事串联起来。考研是个持久战,不必总是计算着何时才能结束,那样只会增加焦虑,倒不如适应当前状态,专注于如何让每一天都有所收获。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英语并不擅长,六级考试三次都没准备,至今很多考研词汇我都只能混个脸熟却记不住含义。如果你的情况相似,或许你可以参考一下我的经历;如果你的英语基础扎实,那么直接去阅读英文的高分经验可能会更有效。在七月份之前,我仅仅专注于背单词,采用了网络上的一种依据记忆曲线的学习法,并制定了单词学习计划,还购买了一本按照出现频率排序的单词书来背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我不建议你轻易模仿我。从七月起,我开始做历年真题的阅读理解,从2010年至2011年的,预留了两套用于考前自测,其余的每天一篇,第一次刷题后,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薄弱点。接着进行了第二次细致的阅读,我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解析每篇文章的所有语法,无论简单还是复杂,因为我基础差,这是必须的步骤;二是像分析中文文章一样,理解文章的结构、主旨和关键内容,我发现解决了语言难题后,这项任务变得容易多了,这才领悟到真正的英语阅读是什么。然后我会对比张剑那本黄皮书校对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就算完成了一篇文章。这种方法大约耗时一个月,让我完成了阅读理解的第二轮复习。之后我一直坚持研读真题,其他部分的处理类似,经过四到五遍后,我根据自身状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毕竟专业课程始终是重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文博综合"这个科目,它涵盖了历史、考古、艺术史、博物馆学等多个领域,需有广泛的知识基础和深入的理解。我建议你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基础知识积累**:这是最基础但也最重要的部分。你需熟悉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脉络,掌握主要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了解各种艺术流派的特点以及代表作品。复旦的试题往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所以扎实的基础知识是高分的关键。
2. **深度阅读与笔记**:选几本权威的教材和参考书,进行深度阅读并做详细的笔记。例如,《中国通史》、《世界文明史》、《中国考古学概论》等,这些书籍能帮助你构建起全面的知识框架。
3. **实践案例分析**:关注最新的考古发现和博物馆活动,分析其背后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这不仅能帮助你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也能提升答题能力。
4. **论文阅读与写作**:定期阅读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提高学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尝试自己撰写一些小论文,这将有助于你在考试中更好地组织语言和观点。
5. **历年真题练习**:复旦的题目通常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凭做历年真题,你熟悉题型,训练自有的答题速度和逻辑结构。
6. **讨论与交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定期进行讨论和答疑,这样不仅互相学习,还能保持学习的动力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