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光伏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物理系光伏工程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厦门大学光伏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再说一下政治,因为好多人说政治不着急,最后两个月背就可以,但我还是怕自己记性不好,从8月份备考开始,买了全套的肖秀荣精讲精练,还有真题总共是5大厚本,然后每天早晨就开始按部就班的做练习,做完对答案,背诵,每天都是如此。有时候上班时间不忙的时候也是拿出政治来做题,背诵。一定要坚持,不要3天打渔2天晒网!那样的话根本没有效果的。到最后复习到11月份的时候就着手开始做真题,哲学部分我复习的不太好当时,所以花的时间也多一些,哲学术语,定义一定要自己真正弄懂才可以。选择题多练,保证每次都在35分左右。时政也要给出时间去多翻,多看,我比较喜欢肖秀荣老师的书,所以政治都是买的他的。不管哪一科的复习,都专注于一本书或者基本就够了,切记一定不要贪多。一本书看5遍一定会比5本书看一遍效果好太多。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据说今年有点难,我数学在复习中应该是占了大部分时间的,结果也还好,我前期过了一遍课本没做课后习题,大概花了不到一周,熟悉了一下布局和概念,然后做的李正元的复习全书,刚开始做的时候确实有些痛苦,不少宝宝很纠结问我到底买李正元还是李永乐的书,我只能说看个人喜好了,然后呢,我觉得就是得在暑假前把全书过一遍,我不喜欢把这些拖到暑假,毕竟要玩耍……(捂脸)而且时间真的很够的!暑假做完了数学90年到00年所有真题,感受就是这段时间的真题质量真不错,尤其是证明题之类的,质量很高要费脑子。八月份的时候呢,把辅导班的教材重新过了一遍,这个你们就参考一下……九月十月我坚持做完了00到10年的真题,并且做了订正和笔记。十月中旬进入了人生中效率奇高的状态,个人感觉每天特别充实,十月中旬开始每周六进行模拟,用11到19的真题,模拟考研,平时就开始刷题模式了,一本660题基本一周搞定,然后做了张8,张4,李正元400题,以及市场上各种模拟题,我可能和有些宝宝不一样,我喜欢每天上午刷一套模拟题,如果不这样做我很难保证自己每天效率超高。这样一直刷题,再订正,做笔记,看错题,中间夹杂模拟考试以及不断回顾00到10真题,我觉得差不多了,而且我要提醒各位宝宝,真的不要在仅仅做完真题之后以为自己数学不错,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同学,只练习真题,而且14.15年真题考了130就觉得自己数学很棒,这个真的是假象我觉得我得提醒你们一下,因为这几年的真的很简单,基本没有难点,不管你数学学成怎样,可能你数学不好你也可以120以上,但今年数学考下来很多同学就跪了……so,希望宝宝们保持谦逊啦!数学就说这么多吧,保持题感,保证计算量,保住准确率,不管什么样的卷子你都没问题的!
考研英语方面:
英文资源包括张剑的历年考研真题及其解析。我在词汇学习方面采取了这样的策略:从2004年的阅读理解开始,一路回顾到1997年,碰到生词便记录在笔记本中,并时常翻阅记忆。此外,我还用恋练有词来加深词汇印象。必须强调的是,英语水平的提升是个持久过程,重复记忆至关重要,因此要有耐心。对于阅读理解,我研读了何凯文的“五夜十篇”,虽然初读时可能感受不深,但坚持下来会明显感到阅读能力的提升。阅读技巧固然重要,但它们都基于你的词汇量,所以再次重申,词汇真的非常关键。关于作文,模板虽方便,却非万能解决方案。建立自己的独特模板会让你在考试中更有信心。至于完形填空和翻译,我没做特别的准备,因为这类题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感,而语感不易短期内提升,只能通过日常积累。相比之下,阅读和作文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显著进步,且分数占比大,所以我建议优先抓住重点,适当取舍。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白,“普通物理学”是物理学的基础,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多个领域。它是理解更高级别物理理论的基石,对光伏工程的学习尤为重要,因很多光伏技术都基于物理原理,如光电效应、半导体物理等。
在力学部分,重点要掌握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基本概念和定理,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振动和波动理论也是常考点,尤其是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热学中,分子运动论和统计物理是核心,理解温度、内能、熵等概念的微观解释,并能够计算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是关键。热力学第一、二定律的应用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
电磁学部分,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核心,电场、磁场的基本性质,电荷、电流产生的场,电磁波的传播等内容都需熟练掌握。特别要注意静电场和稳恒磁场的计算,以及电磁感应的相关问题。
光学方面,了解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掌握光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基本现象及其解释。特别是在光伏工程中,光的吸收和光电转换过程的理解至关重要。
是原子物理学,主要涉及原子结构,量子力学初步,理解波粒二象性,薛定谔方程,氢原子模型等基础知识。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非死记硬背。多做题,凭实践来深化理解。找到合适的参考书和习题集,例如《费恩曼物理学讲义》、《大学物理》等,它们都能提供深入浅出的讲解。利用网络资源,比如MIT开放课程,Khan Academy等,辅助理解复杂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