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应用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化学学院应用化学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南昌大学应用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当时甚至很担心会不过线。但其实在政治上,我还是下了功夫的,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路历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避坑。我开始复习政治是在七月份。到了七月份,看到一些考研群中的朋友经开始着手复习政治,之后,我买了肖秀荣的1000题,用铅笔做了一遍,又用圆珠笔做了一遍,最后又过了几遍错误率最高的那些题。除了做肖秀荣的1000题,我主要是通过上课来学政治,我自己觉得会效率高一点。到了十月份,我开始回归基础知识,开始画时间轴,记大事件,画框架理解马原,有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老师很负责,有问必答。到十一月和十二月,买了肖秀荣的四套卷、八套卷,发现自己选择题做得还是比较顺利的,就开始背大题。对于政治,考前自我感觉还挺好,结果考试前一晚太兴奋睡不着,考试上太紧张脑子一片空白,硬是最后抄了材料才填满答卷,希望同学们以后不要像我这么没出息,能拿出最好的状态来做答。
考研数学方面:
通常,我会选择在午后和夜晚来复习数学,因为清晨时分我往往感到疲倦,不利于学习这门需要集中精神的科目。首先,建议先通读一次教科书,并尝试完成课内的例子和课后习题,但不要过度依赖课本,它并非考试大纲,我曾经就被课本牵绊,花了大量时间精做课后题,现在想来其实并无太大必要,只挑一些计算题来做就足够了。在复习期间,记笔记是非常关键的,确保涵盖所有类型的问题,以免遗漏。反复查看甚至背诵你的笔记,你会发现这对数学学习有多么重要。我个人使用的是张宇的十八讲和九讲,感觉非常实用。数学题目的解题技巧大同小异,掌握基本套路并比较相似题型会让你受益匪浅。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英语有一定的基础,事实上,我在英语上的准备时间最长……毕竟对我来说,研读专业书籍比做阅读理解更为艰难……从98年到2005年,我完成了两次英语复习,接着从05年到2013年又进行了三次,最近几年的题目则做了四次……这足以显示我对做英语试题的热衷程度……但我并不推荐大家都效仿我这种近乎狂热的方法,毕竟时间是宝贵的,专业课程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然而,我想强调的是,真题确实至关重要,别盲目去做模拟题,因为真题有着其独特的命题逻辑,如果你习惯了模拟题的方式,可能会适得其反。真题需要反复练习,如今英语考试的难度增加,多做真题也就显得更有价值了。坦白说,我的专业课分数并不算高……我还是想感叹一下,勤奋终究会得到回报,这是不变的真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的核心在于理解非死记硬背。它涉及热力学、动力学、统计力学、电化学、结构化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公式。理解这些概念的本质,比如热力学第一定律揭示的能量守恒,第二定律揭示的熵增原理,以及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的关系等,都是掌握物理化学的关键。
在热力学部分,要深入理解状态函数的概念,如内能、焓、吉布斯自由能等,并熟练运用它们进行反应方向性和平衡常数的计算。在动力学部分,除了熟悉阿累尼乌斯方程,还要理解影响反应速率的各种因素,如浓度、温度、催化剂等。
对统计力学,虽然相对抽象,但它是理解微观世界的基础。凭理解分子的统计分布,解释许多宏观现象,如理想气体的行为和化学平衡。电化学部分,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电池电动势的Nernst方程等内容需重点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做题是必不可少的。南昌大学的物理化学试题通常涵盖广泛且有一定深度,不仅测试基础理论,还考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我建议大家多做一些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不要忽视教材中的课后习题,这些都是检验理解和深化知识的好工具。
小组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同学们一起探讨难题,不同的思考角度往往能带来新的启示。遇到难以理解的部分,及时向导师或同学教,他们会是你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