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11.21-12.7:小草+模拟题+背肖八。先做的肖八,然后做了一些市面上买到的模拟题,因为肖八今年的题目好多是1000题和时政册子里的,所以做完分数比较高,平均42.43的样子,肖八连读带背每天半套,用了半个月时间好歹过了一遍,每天分配给政治3-4h
考研数学方面:
提及数学,这无疑是让众多需要考数学的学生最为头疼的部分。既然已经决定迎难而上,那就得勇往直前,即使失败也要败得轰轰烈烈。我在十月启动了模拟测试,初期常因抄错数字、基础计算失误或混淆公式而失分达二十分左右,虽然后来有所改善,但这类问题并未彻底根除,对我而言始终是个棘手的挑战。让我简单分享一下我的时间规划,仅供参考:从三月到五月,我用了两个月时间专心研读课本,自认为理解深入后才开始接触全书资料(现在回想起来,这两个月用于课本学习或许过于冗长,但如果重来一次,我可能还是会这样选择,值不值得唯有自己心里最有数)。随后,我开始钻研张宇的十八讲,到了六月底,则开始动手做张宇的线性代数九讲。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一直对英语颇有信心,因此备考阶段我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复习,只是每天坚持在扇贝上学习一百到二百个新词,并且完成两篇阅读练习。我不觉得需要过分担忧复习进度,关键在于保持每天都与英语接触。对于阅读部分,我购买了历年的真题集,没有特别挑选,随便选了几套来做,反复练了两三遍。此外,我还尝试了张剑老师的阅读题集(黄色封面那本)以及星火出版的150篇阅读理解,但感觉效果平平。接近考试时,我选购了《大纲配套阅读理解30天30篇》,每天安排1-2篇文章来读。然而,关于写作,我真的不建议大家效仿我。我是到了备考后期才意识到每天背诵作文的必要性。实际上,临时抱佛脚背作文是没有什么实质帮助的,仍然难以写出好文章。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每天关注作文,我个人推荐王江涛的作文书,当你背诵到一定程度后,就应该尝试自己动手写作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与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它涉及到材料的性质、结构、制备以及应用等多个方面。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理解并掌握材料的基本概念是至关重要的。例如,要清楚了解晶体结构、缺陷理论、相变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础。
对材料性能的理解和分析也是考试的重点。比如,你需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如金属、陶瓷、高分子)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等,并能按具体情境进行合理预测。这部分需大量的实践练习和案例分析来提升。
再者,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的知识也不能忽视。这包括了各种材料的制备方法,如铸造、锻造、焊接、粉末冶金等,理解这些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选合适的工艺以优化材料性能。
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样重要。在复习中,我会反复阅读和理解实验报告,凭模拟实验过程,提高自有的实验设计和数据解读能力。学会运用MATLAB或者Python等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这对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
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是学习的关键。关注科研前沿,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开阔视野,提前适应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坚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做笔记并进行自我测试。积极参加讨论小组,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这对深化理解,查漏补缺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