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历史学系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复旦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十月份起,我每晚都会投入一些时间研读政治,大约用了二十多天初步完成了大纲的第一轮阅读。随后,我便在每个夜晚专心致志地解答肖秀荣的1000题集,遇到错误的题目,我会追溯到大纲中寻找答案来源。这样一轮下来,已接近十二月,我对知识点的理解也更为深入。接下来的一周,我重新通读了一遍大纲,紧接着开始了第二轮阅读,通常也是以一周为周期。谈到记忆这个环节,我一直对此感到抗拒,但逐渐领悟到读书实际上是一个从无知到认知,从意识到未意识到知之甚深的过程。尽管我是理科背景,但我坚信文科学习不应仅靠死记硬背,而是需要反复阅读,每次重读都会有新体会。这种深入的理解反而有助于巩固记忆,这才是学习的目标。我的政治复习策略就是阅读,偶尔失眠时,还会看看选择题。进入一月后,只剩下两周时间,我购买了“20天20题”配合核心考点,有选择性地进行了背诵,注重理解和概要。带着这样的准备,我步入了考场。考试当天,由于时间分配不当,最后两道大题的第二部分竟未能作答,走出考场时我几乎心灰意冷,责怪自己连题目都没完成。然而,想到更重要的还在后头,我强迫自己调整心态。唉,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真是充满挑战。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中首先就要说背单词了,单词加含义的单词书,看一面我就困了;背单词+含义+例句更是东西太多了,我经常就是背完第二天就忘得差不多了,后来和同学交流取经,也还是没有解决遗忘的问题。其实没必要背那么多单词,考研核心考的也就是3000个左右,大纲和市面上的其他参考书一般都给了五六千个,记忆的难度肯定大。核心的单词只讲考研考的意思,任务量一下小了好多,我这个单词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根据老师给我定的规划,一开始每天1个list单词;第二天复习前一天的,再看新的。如此两三遍后,可以提速,第一天看list1—3,第二天看list2—4。从开始准备到考研前一天都应坚持,过程中不断做真题,会明显发现自己的进步。再提一下,大家没必要专门关注翻译部分,因为根据我的经验,相信如果阅读和写作能够复习的非常好的话,这个翻译分数也不错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历史学综合是一个涵盖广泛且深度深厚的科目,它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还强调理解和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系统性地复习历史知识是首要任务。我建议从中国古代史开始,到近现代史,再到世界史,按照时间线梳理出大的历史脉络。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每个时期的重要人物、事件、制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深化对重要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解读。例如,秦汉的统一、唐宋变革、明清社会转型、近代中国的革命历程等,这些都是常考点。不仅要基本事实,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社会背景。这需阅读大量的原始文献和学者的研究成果,培养自有的批判思考能力。
再者,理论与方法的学习不容忽视。历史学不仅仅是记叙过去,更是对过去的解释和理解。我推荐学习一些重要的历史理论,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现代化理论等,并尝试运用这些理论去解析历史现象。掌握研究方法,如史料批判、口述历史、比较历史法等,这些将在答题中展现出学术素养。
历年真题的练习至关重要。凭做题,你了解考试的题型、难度和出题趋势,也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每次做完题目后,都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总结,找出自有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加强。
在备考的过程中,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也非常重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避免临时抱佛脚;保持好奇心和热爱,学习不再枯燥;遇到困难时,及时寻求帮助,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能成为你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