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资源环境遥感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资源环境遥感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南京大学资源环境遥感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开学后,我开始复习政治,买了肖秀荣的全套资料,精讲精练主要是理论知识,当我看完一遍后感觉是,讲了啥?不记得啊!因为知识点很多,所以第一遍看完后没什么印象,问了身边的朋友,大家都是这种状态,所以如果你们看不懂也不用焦躁。政治基础不好的朋友,理论知识有必要看一下,尤其是马原,基础好的朋友,毛中特,近现代史,思修都可以不用看,后期直接背诵就行。政治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得多选者的天下!政治多选题很重要。单选和简答题大家拉不开距离,主要是看多选题做得怎么样,所以复习时一定要多练习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尤其是多选题,尤其是多选题!!!我当时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做了两遍。政治还有时政部分,这一部分时效性很强,主要是考察国际、国内的时事政治(就是国家政策、方针、重要会议等),我的老师最后冲刺的时候把重点中的重点讲了一些,还说了答题技巧,对这一部分的复习有一定的帮助。到了后期,各种模拟试题涌现,我用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四套卷,大家一定要用这两本书,答题直接背诵!我还做了蒋中挺五套卷,也有压中的题,所以大家可以做一下,题做多了没坏处啊。另外,跟大家交代一下,政治大纲没啥用,完全不用买,推荐“风中劲草”给大家,知识点总结的很不错,可直接背诵,应付选择题,部分简答题。总之,政治就是靠背诵,复习不必过早,合理安排好计划复习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我前期数学主要是看书和课后题,在此不详细讲了。中期记了厚厚的一本笔记以便以后复习用,连着题源1000题做,虽然可能有些人说题源1000题比较偏,首先不说1000题,你得找到大量题目有针对性得练习,可以是汤加凤1800(好像叫这个把),或者李永乐660,都是可以得,做1000题确实很虐,但是考研得过程本来就是虐自己得过程,你能比别人虐,那就比别人更能抗压,然后做《十年真题解析》第二遍。并开始做《400题》,但是做到前几章就感觉很难放弃了。做题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之前整理的错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文水平只能算是普通,不算出色。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次性过关,但得分并不突出。幸运的是,我在阅读方面还算拿手。对于考研英语来说,阅读部分至关重要。起初备考时,我只是单纯地记忆单词,我偏好那本绿色无序版本的词汇书,因为它能避免单调乏味的感觉,而像红宝书那样的有序版本在我看来过于枯燥。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持之以恒地背单词确实是个挑战。那是接近六月份的时候,刚开始复习,我安排得很轻松,早晨和晚上各用一个小时背单词,购买了一本张剑编著的黄皮书,分为上下两册,下册要稍后才会发行。我从基础版开始做起,起初觉得难度颇高,很多内容难以理解,但我强迫自己继续,同时也坚持不懈地记忆单词,逐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考研英语的阅读部分包含四篇文章,因此黄皮书的每个单元也是四篇,我推荐尽可能完整地练习。每完成一套,我会查阅并记录下不熟悉的单词,抄录在一本大笔记本上。实际上,到了后期没有太多时间回顾这些笔记,但在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常用单词已经不知不觉地被记住。一旦有了单词量和阅读基础,我便开始了真题的训练。当时正值暑假,空闲时间较多,所以我尝试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来做题,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找到应试的感觉。完成真题后,我依然习惯性地查找生词,但这回遇到的新词已经不多,总计整理了大约二十多页,后期不断复习,觉得收益匪浅。
考研专业课方面:
遥感概论是一门涵盖广泛,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科目。它涉及到遥感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类型、图像处理技术以及遥感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对专业研究至关重要。
在基础理论部分,遥感的基本原理包括电磁波谱理论、辐射传输模型等,这部分需有扎实的物理知识基础。理解光谱特性如何影响遥感图像的信息获取,以及不同遥感平台(如卫星、无人机)的工作机制是关键。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预处理步骤也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在实践应用中,遥感在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城市规划等领域的作用尤为重要。需了解并能运用各类遥感数据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例如,如何凭遥感图像分析土地覆盖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等。这里,熟悉遥感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方法,结合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是非常实用的技能。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解理论后,要多做案例分析,凭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关注最新的遥感技术和研究成果,参加相关的实习项目或者研究小组,提升实践能力。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凭做历年试题和模拟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
建议大家保持对遥感领域的热情和好奇心,因这将是你持续学习的动力。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要有耐心去探索,你一定能在这门学科中找到属于自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