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有必要买真题吗(考研专业课能带什么科学计算器吗)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4年08月25日 20:26:17

我坚信这是十分必要的。首先,研究历年试题有助于你理解该校的考试难度和命题倾向,这样在复习时就能更有针对性。如果试题重复率高,你应该深入钻研并熟记历年真题;反之,只要掌握相应难度的知识点就足够了。因为熟悉越多的题目,你就更能把握该专业的出题模式和关键点。因此,我认为这样做是非常有益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考研专业课允许携带不具备储存功能的计算器。参加考研专业科目的考生,只有在准考证或试题册明确规定可使用计算器的情况下,才能将其带入考场。同时,所使用的计算器需符合准考证上的具体规定,若无规定,则应确保其不具备储存功能。

至于考研专业课是否需要报辅导班,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觉得自学和做模拟题足以应对考试,那就无需报名参加辅导班。如果你选择报班,那是你个人的选择。

要查找考研所需的专业课程,你可以从“硕士目录”开始,进入硕士专业目录页面,输入你要查询的大学和专业后点击查询,这样会列出该省所有相关专业的学校。最后,选择你想查询的学校,即可查看该校研究生招生的专业课考试科目。

对于已经决定考研学校和专业的你,现在应该着手寻找学习资料。选择合适的复习材料至关重要,能够提升你的复习效率。以我的经验,作为成功考上川大研究生的人,我能为你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1. 心态准备

既然你已经确定了考研的目标,说明你在心理上已有充足的准备。考研是一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你需要舍弃娱乐,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这将是一段漫长的旅程,你需要独自面对,直至接近目标。

2. 分析难度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你需要考虑是考本专业还是跨专业,考本校还是外校。通常来说,考本校本专业较为容易,其次是跨校本专业和本校跨专业,最困难的是跨校跨专业。除非你信心十足,否则不建议选择双跨。

3. 复习

定好专业和学校后,便可以开始复习。一般建议提前一年到一年半开始。依据你的专业,可能需要复习政治、英语、数学以及专业课,或是政治、英语、专业课一和专业课二。你可以参考报考学校官网去年的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籍,然后购买相应的教材和参考书。以下是我对各科复习的一些建议:

(1)政治:

初期(基础阶段),推荐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编著,权威且贴近大纲,俗称为“红宝书”。约用3个月时间。

中期(巩固阶段),建议做最近十年的真题,尤其是近三年的,结合大纲解析和真题,消化并掌握重要知识点,了解政治题型布局,大约需要3个月。

后期(冲刺阶段),推荐肖秀荣的《终极预测4套题》或某些考研机构的《20天20题》,它们的预测准确度较高,有时甚至能命中知识点或原题,一般持续1个月。

(2)英语:

基础阶段,刷近十年真题,推荐张剑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黄皮书)。同时,背单词积累词汇量,比如使用某考研品牌的《考研英语词汇词根+联想记忆法》(绿皮书),还可阅读英文原版杂志如《TIME》,提升阅读水平。考研英语的关键在于阅读。

12月至考试前,做最近三年的真题,按考试时间和要求模拟实战,帮助你在考场保持冷静。

(3)数学:

涵盖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内容繁多且难。这取决于你的专业是否需要考数学。

3-7月,基础阶段,以教材为主,至少读两遍,条件允许的话读三遍,牢固掌握概念和理论。推荐同济版的高等数学,清华大学版的线性代数,浙江大学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8-10月,巩固阶段,推荐李永乐、王式安的《考研数学复习全书》和《数学基础过关660题》,以基础知识为出发点,重视基础,避免基础不扎实导致后续学习受阻。

11月至考试前,冲刺阶段,推荐李永乐、王式安的《数学历年真题权威解析》。数学复习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

(4)专业课:

依据学校官网去年给出的参考书籍进行复习,最好能提前和导师交流,以便对专业方向有清晰认识。若是考本校,联系导师会更容易。此外,尝试通过学长学姐获取近几年的专业课试题,这将极大提升复习效果。

总之,考研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休息,提高效率,防止身体不适。按照上述复习计划执行,相信你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推荐的参考资料可在网络上购买,如当当网,价格实惠且保证正版;专业课试题务必从报考学校、专业的学长学姐处获取。最后,祝你考研顺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