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南昌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基于我的体验,我提议从7月起着手准备政治学习,初期保持每天两小时的学习时长,后期可逐步增至三小时,具体时长依个人效率而定。7月至8月,专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议每日清晨研读一章!我当初采用的是徐之明的“超级红宝书”,先阅读教材,再听老师的讲解,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避免在课堂上迷失方向。进入9月至11月的冲刺阶段,继续之前的进度,依次复习毛泽东思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此时,每天保持三小时内学习,并搭配肖秀荣的1000题和风中劲草的冲刺背诵本。不过要注意,辅导资料不宜过量,因为基本知识点大同小异,我个人认为“超级红宝书”最为详尽。接下来就是做各类模拟试题的关键时期。最后的12月直至考试前,全力以赴地背诵吧!把更多的时间留给政治,如风中劲草、肖四、任四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考研数学方面:
我一直对数学感到困难,在准备考试期间,我把大量时间投入到了全面复习上。虽然只是完整地过了一遍,但我确保了深入理解和亲手解决了每一个问题,这无疑为我第二次备考提供了稳固的基础。如果是初次尝试,我建议尽早启动复习计划,每一遍全书大约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最好在九月底之前能完成至少两次这样的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大约在11月起,我启动了作文的准备工作,主要参考王江涛的书籍。每日,我会运用个人的独特方法撰写一篇文章,并请备考伙伴提供反馈。然而,由于需要专注于其他科目的复习,我在后期并未花大量时间在作文上。在冲刺阶段,我选择记忆一些模板并构建了一个符合自身风格的模板。对于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我建议重视作文的复习,因为它相对于其他题型,更容易提高分数。至于翻译部分,我没有进行特殊的练习,因为平时阅读理解的复习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锻炼了这方面的能力。后期我尝试了一些历年真题的翻译,发现其内容非常实用,所以强烈推荐。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信号,简单,就是信息的载体,系统则是处理这些信号的设备或过程。需深入理解离散时间信号与连续时间信号的区别,以及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特性。对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的理解,它们是分析系统的重要工具,一定要熟练掌握其性质和应用。
系统的稳定性是考试的重点。要能够判断一个系统是否稳定,理解Routh-Hurwitz判据和Nyquist判据,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系统响应的计算,包括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也是必须熟练掌握的。
再者,滤波器的设计和分析是另一个关键部分。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特性,以及如何凭冲激响应不变法和双线性变换法设计数字滤波器,都需深入理解和实践。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除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还需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和深化理解。利用仿真软件如MATLAB进行模拟实验,直观地看到信号处理的效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我还建议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或者寻找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学习。遇到难题时,多角度思考,尝试从不同的教材或网络资源中寻找答案。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这对长期记忆非常有帮助。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保证。面对复杂的公式和理论,可能会感到困扰,但,每一个难点都是你通往知识殿堂的阶梯。坚持不懈,你会看到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