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绿色低碳钢铁冶金全国重点实验室冶金工程硕士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知识点繁杂如饺子馅,但我们可以通过归类来记忆,防止混淆,这对处理多项选择题特别有效。对于主观题,我从11月起,每日清晨诵读参考资料,并聆听老师的肖四答题策略解析。他们还教了我一些通用的答题技巧,在实际考试中非常实用。选择题部分,依赖于1000题,我把做错的题目整理到错题本上,连同相关背景或事件一起抄录,反复温习。至于大题,肖四是关键,十二月时,多记住一句可能就多得几分。政治是最讲诚信的科目,你付出的努力都会在分数上得到回报。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准备的战线比较长,从4月到7月在断断续续地在看教材重温知识点,对,就是这样的拖延症这期间用的书有高数、线代和概率教材,复习全书,高数18讲,线代部分用的是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没有再做全书上的部分。看一章教材对应做全书、18讲和讲义,刚做第一遍的时候遇到不少不会的,标记出来。主要本科学习马马虎虎,很多地方不是真的懂,需要重新学习,所以是边上课边做笔记边做题的。到7月份回家住,白天会和同学去图书馆,但是节奏不是很紧凑。做了一点点线代和概率部分的660题,需要技巧和计算速度,有必要做一做。9月开始二刷全书和18讲,第一遍不会的大概还是有一半不会…自己想不通的问问同学,把基本的问题解决。这一部分在9、10月份一直在做。十一后开始做真题,买的是张宇的数三真题大全解,早些年的简单,一会就能做过来。真题重要,但是不能把目光和精力只局限于真题,毕竟出题有变难的趋势,我也属于吃亏在这一点上了。后期有必要掐时间做做成套的模拟题,会比真题难,但是这样才能提升不是嘛。做了几套16年的合工大超越模拟题。周围有很多在做张宇的四套卷和八套卷,但是我拿过同学的一套来做发现前两个选择都不太会就放弃了。这样真的不好,无形中就比别人少练很多。真题大概做到11月初,模拟题可以放到晚一点来做,方便考前练手感。11月给数学的时间少了,因为专业课这个时候有很多东西,我专业课开始的晚所以也是影响了整体的安排。数三考试时候写到第二道大题莫名其妙的卡壳了,心慌了好几分钟,因为它其实很简单,好在后来脑回路正常了。所以总结下来,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好,最重要的是基础掌握不到位才导致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数学学好真的很重要,因为大家的英语和政治总分没有太大差距,专业课给分摸不准,所以数学得高分会很有优势。
考研英语方面:
强烈推荐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此书精选历年真题中的高频词汇,并配以实际例句,有助于提升背单词的针对性和效率。最好早点开始,每天消化一个单元,否则可能吸收困难。我从三月初开始学习《恋词》,确实有所得益。进入九月和十月,我开始为英语作文做准备,主要参考王江涛和朱伟的资料。首先全面背诵范文,然后尝试自己定题目,自创内容。实际上,这所谓的"自我创作"其实是将先前记忆的文章素材重新组合成新篇目,这就是背诵的价值所在。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搬硬套,内容需流畅且贴合主题,个人的创新加工至关重要。初期不宜过度依赖预测题,应沉下心来扎实背诵,临近考试时可挑选几篇重点文章深入记忆,以备不时之需。千万不可等到十一月或十二月才开始准备作文,这是大忌。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冶金物理化学是一门结合了物理学和化学原理的学科,涉及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等多个领域。你需深入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以及吉布斯自由能等基本概念,这些是分析和解决冶金问题的基础。掌握各种相图的理解和应用,如铁碳相图,对理解金属冶炼过程至关重要。
熟悉并熟练运用计算方法。这包括平衡常数计算、反应速率计算、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活度和电极电势计算等。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考试中常见的题型。建议多做练习题,不断巩固和提高计算能力。
再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阅读最新的科研论文,了解当前冶金行业的热点和前沿,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情境中,这既能帮助你深化理解,也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绿色低碳技术在冶金中的应用,就是的研究热点,需从物理化学的角度去探讨其可能性和局限性。
重视实验技能的培养。虽然研究生入学考试可能不直接考察实验操作,但好的实验素养能帮助你在后续的学习和研究中事半功倍。你凭参与本科的实验课程,或者自学相关实验知识,来提升自有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思维。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感耐心和毅力的重要性。冶金物理化学并非易懂的科目,需时间去消化和理解。每天坚持学习,不断反思和调整策略,逐步掌握这个领域的精髓。每一个难题的解决,都是你向目标迈进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