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理工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技巧与经验

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七月底开始了政治学习,大致分为三个时期。首期是从七月下旬到九月底,主要是全面梳理各个科目的基础知识,通常每堂课后会有少量练习题,我倾向于先自行尝试,随后听取教师的解析来加强理解。在这个阶段,也可以同步进行《1000题》的练习,听完一个单元后配合《1000题》来巩固记忆,因为政治知识点繁多且大多数考生初次接触,很可能前一天记住的内容第二天就会遗忘。通过解题,也能更好地识别出关键考点和易设陷阱的部分。首次做《1000题》时不建议直接在书上写答案,以免影响后续的答题。我个人的习惯是,在纸上记录答案,核对后在书上标记错误的题目,以便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挑选重点。这一阶段,我对政治的学习时间安排相对自由,通常在感到其他科目疲劳时穿插学习,注重理解性记忆,可作为大脑休息的科目。
十月份到十一月中旬是第二阶段,我依旧侧重于选择题和基础知识点的强化,并结合使用《肖秀荣时政》。这段时间的日程更为规律,早上大约花费1到1.5小时重温讲义内容,特别是那些需要记忆的选择题考点。晚上则留出半到四十分钟,重新做一遍第一遍做错的题目,如果再次出错,需要剖析原因,专注记忆涉及的知识点。经过这两轮,对选择题的掌握应该会有所提升。此阶段还可以融入《肖秀荣时政》,闲暇时翻阅几页,书中的重点内容会用黑体突出,其余部分有助于深入理解。时政书附带的选择题最好做一做,因为这些题目按专题呈现,如同微型文章,可能难以抓住考点,通过解答选择题,能更清晰地辨认出考点所在。肖老师的时政题预测非常准确。
最后一个阶段,即十一月中旬到考试之前,主要精力放在准备大题,同时持续记忆选择题考点。大题部分没什么捷径,就是反复背诵,我主要背了肖四及部分肖八,如果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多背一些内容。
考研数学方面:
在这个时期,我着手整合整本书的内容,对于高等数学,我选择了张宇的18讲配合1000题的高数部分进行练习。这种方式对比起先前独立刷题,我发现效果显著提升,这才意识到前期自我复习时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导致后续加强学习时难以将知识串联起来。因此,如同前面所强调的,扎实的基础至关重要。至于线性代数的强化,我推荐使用线代强化辅导讲义。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我从没做过模拟和压题,因为感觉思路可能不太准,而且我真题都差点做不过来。大概五月多开始做英语的97开始,之前都是背单词搞语法什么的。我刚开始每天一篇,做的黄皮书,做的时候一定把不认识的单词,不熟的,哪怕是记不清的都画出来,做完了要对着原文逐字逐句翻译,翻译不对的单词一定抄到笔记本上,不会的词组也要记,词组也很重要,毕竟有时候一到词组里意思会发生很大变化,然后搞清楚选项中每个单词,基本这么下来,你就得花费两个多将近三个小时了。我一直做到英语的20年。那时候就已经九月开学了。第二遍,把文章全抄在笔记本上,然后一点点对着翻译,完了再对着译文翻译,在这个过程里,你会发现你有好多你没意识到的问题,这样到结束。一般这轮过后你会觉得有些提升,然后我转过头又从07年开始做,这时候一次我做的两篇,因为做过2次问题不会那么大了。同样你这时候还是有不会的单词,接着画,做完在你原来的笔记上标出来重点单词。看看为什么还有错题,为什么错了,如果是翻译问题,就把有问题那段翻译了,如果是被干扰项弄乱了,看看这个干扰项是从哪个方面设置的,为什么没发现真正答案。。这样再做。我记得那时候好像是十一月初了。。然后做近两年的,也是做一遍写一遍翻译,主要是为了不遗漏任何一个单词。这时候我是第一天下午一篇阅读,第二天弄翻译作文,两个来回倒。弄完就快十一月底了。英语新题型比较简单也不多,全给做了一遍就没弄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集成电路工程基础涵盖了半导体物理、电路理论、数字逻辑设计等多个领域。对半导体基础知识的理解至关重要,包括能带理论、载流子迁移率、PN结的工作原理等。这些基本概念是理解集成电路工作原理的基础,需扎实掌握。
电路理论部分,重点在于理解并运用网络定理(如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等)解决实际问题。对放大器的工作原理、频率响应以及非线性电路的分析也需深入理解。这部分需大量的习题训练来提升解题能力。
再者,数字逻辑设计是集成电路设计的核心之一。二进制运算、布尔代数、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是必考内容。理解并熟练使用各种逻辑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等基本元件,以及如何凭它们构建复杂系统,是这一部分的重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理论+实践”的方式。阅读教材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的,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实践操作,比如使用HSPICE或Multisim进行电路模拟,用Verilog或VHDL进行数字逻辑设计。这样既能帮助深化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定期复习和做模拟试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凭历年真题的练习,你熟悉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加强。
我强调一点,学习集成电路工程基础并不是一蹴就的过程,它需时间和耐心。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是要积极寻找解答,查阅相关文献,也向教师或者同学求助。在这个过程中,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