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南京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选择在大纲发布后开始着手准备政治,我认为这个时间点相当合适,过早开始并不明智,因为政治需要持续学习,否则初期的记忆会逐渐淡化,早期投入的复习时间可能因此浪费。然而,推迟到11月才开始也不理想,那时其他科目复习的压力也会增大,时间会显得格外紧迫。我的策略是,首先通读一遍精讲精练,不做练习,接着第二轮阅读两章精讲精练,并结合对应的1000题进行练习。第三次则是将精讲精练与风中劲草相结合,同时做1000题中标记的部分。我从10月开始关注政治,提前太多并无太大益处,因为它主要依赖短期记忆,而不是深入理解。我选择了任汝芬的序列一作为教材,虽然许多人推崇红宝书的大纲,因其内容全面且权威,但我更倾向于序列一,它的形式更为紧凑,涵盖了重要的知识点,对于不想花费过多精力的人来说足够使用。而肖秀荣的1000题是必做的经典习题集,我大约做了三遍,首次可能会较慢,但能明确标记错误,以便后续有针对性地复习。11月期间,我会穿插阅读风中劲草,它是序列一的精华版,对巩固知识很有帮助。进入12月,你会发现时间变得紧张,每天需应对四门科目,于是政治的学习时间也需要增加。此时,除了重温1000题来巩固知识,还需要借助一个法宝来准备主观题,那就是肖秀荣的最后4套题,这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尽管有些人认为其预测准确性不高,但对我来说,背诵这四套题足以应对大题。关键在于,这些题目的答案涵盖的知识点会在考试中派上用场。由于我在高中阶段学的是文科,所以我在政治上的投入相对较少,但成绩还算理想。
考研数学方面:
我首次接触真题是通过李永乐和王式安合著的真题解析书,按章节逐步进行,并归纳每个章节中出现的各种题型,涵盖了2001年以来的所有试题。接着,我又进行了第二次真题练习,这回选用的是他们的试卷版解析,依照年份顺序,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来完成。同时,我又重新开始了以课本形式的真题训练。总的来说,我把真题完整地练了三遍。临近考试时,我就专注于回顾自己整理的真题类型和解题策略。我想强调的是,务必充分认识到真题的重要性,确保彻底理解近十年的真题,做到一眼看出题目考查的知识点并能流畅解答,这样你的数学成绩必然出色。强化阶段最好在9月中旬前结束,如果可以,一开始就立即投入数学的高强度复习吧。
考研英语方面:
必备资料:基础阅读、英语张剑黄皮书、考研词汇乱序版或者何凯文核心词汇(最好是两个都背)、张剑作文。后期十月初开始,要开始看作文了,我当时背的是王江涛的高分写作,他说要背20篇大作文,20篇小作文,我也没背下来那么多,你们尽量背吧,多背肯定没有坏处,但是要注意所用的时间,因为10月份所有的科目都要学,政治要背,专业课要背。自己要规划好时间。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生理学B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到整个个体的生理功能。在南京大学的课程设置中,这门课涵盖了神经生理、心血管生理、呼吸生理、消化生理等多个重要领域。
重点内容方面,神经生理部分,理解并掌握兴奋性与抑制性的概念,神经冲动的传导以及突触传递是非常关键的。心血管生理则需了解心脏的电生理特性,血液循环的基本原理,以及血压的调节机制。至于呼吸生理,要深入理解呼吸运动的控制机制,气体交换的过程,以及呼吸困难的病理生理基础。消化生理部分,重点关注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特别是胃酸分泌、胰液的作用以及肠道的吸收功能。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对生理学这样的科目,不能仅仅依赖机械记忆,应凭理解其背后的生物学机制来加深印象。例如,凭构建模型或图解来帮助理解复杂的生理过程。定期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生理学知识点众多,不经常回顾容易遗忘。
实践操作也是提升理解的好方式。寻找实验机会,如模拟心肺复苏、观察神经传导等,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会更有助于理解。
利用好教材和参考资料。《医学机能实验教程》、《生理学》等经典书籍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源。网络上的学术论文、PPT讲义也能提供丰富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