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话,不需要非常早就开始准备,我是8月底开始的,看大家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开始的,用书的话,推荐肖秀荣全套,肖老师毕竟有着多年的出题经验,知识点的总结也比较全面细致,我基本上就是跟着肖老师的书,出一本买一本,紧跟着学,就没什么大问题了。一开始的一个月之内,主要是对照着教材,看完一章的书,就去做对应的练习题,这样多加巩固,精讲精练是要多做的,我是做了3遍,第一遍要配合着教材边看边做,第二三遍就主要抓错题,捡重点,这样的练习才是有意义的。关于政治,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在选择题上丢了很多的分,那你的分数必定不会高,这其中,尤其要注意多选题,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找到陷阱容易出在哪里,考试的时候就要有针对性地去避免。选择题基本吃透之后,就要适当进行材料题的练习,学会怎么写答题要点,怎样把握得分点。然后差不多慢慢的时政什么的就要出来了,这个不难,多背背就好。肖老师的八套卷和四套卷要好好把握,近两三年肖老师的答题压的都相当准,真的很厉害,每做一套题,就要好好研究错题,不要将错题放过。材料题,四套卷做一做,八套卷有时间做,最后如果实在没时间的,四套卷的大题一定要好好背,我当时政治考试前一天晚上10点还在背四套卷大题,真的很好,我在考场上没有停下来过,一直在写字,我在选择题上稍微有点欠缺,大题答得蛮好,为我提了不少分。
考研数学方面:
俗话说的好嘛,得数学者得天下,考研中数学还是很重要的。数学应该是最早开始复习的吧,每天大概翻翻课本,上课主要以抄笔记为主(当时还没有完全静下心来准备考研,各位引以为戒啊),全书当时用的是李永乐的,八月上旬开始做第一遍,九月第二遍,十月第三遍,总共看了三遍吧,中间穿插着看了听课时做的笔记。十一月才开始做的真题,只做了一遍,从05年开始,差不多11年的真题。第二年的话,因为有第一年的基础,所以数学上没有用太多的时间,效率也比较高,张宇36讲过了两遍,1000题买了包装都没拆,真题也是买的张宇的从86年开始的,差不多30年吧,后来又做了张宇的四套卷。这就是大概的时间安排。需要提醒大家的主要有几点吧:第一,一定要尽早准备,因为专业课还是压力很大的,第一年就是因为后期时间都匀给了专业课,将近一个月没有做数学,上了考场有点手生,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英语作文是否需要模板,我个人认为很有必要。我曾于考研前两个月每日一练,选择真题作文以培养手感。完成后,我会参照黄皮书,挑选出其中精彩且适用广泛的句子,一一记录到我的笔记本中。此外,我在网上搜集各种作文模板、经典语句、名人智慧以及谚语,加以整理和摘录。对于小作文,我避开了以往已考过的话题,重点准备了祝贺信、邀请函和投诉信等类型,而今年的小作文恰好就考到了邀请函。至于模板,应避免使用人尽皆知的那种,最好是结合多种资源自我创新,打造个性化的模板。大作文的情况则颇具戏剧性,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大作文难以预测,命中率极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普通物理的学习,基础理论的理解至关重要。这门课程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力学等五大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例如,力学中的牛顿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原理,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电磁学则涉及电场、磁场、电磁波等内容,理解这些概念的物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是关键。我建议先从教材的基础知识开始,确保对每一个概念都有清晰的认识。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凭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我推荐使用经典的物理学教材如费因曼的《物理学讲义》,以及历年的考研真题进行训练。每做完一题,都要反思自有的思路,理解解题过程中的物理图像,这对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再者,实验理解和实际应用同样重要。普通物理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科学。在复习过程中,尽可能地去了解相关实验,理解实验原理,模拟实验过程,甚至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实验,都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
讨论和交流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你找同学一起讨论难题,或者参加一些线上线下的学习小组,互相解答疑惑,共享学习资源。这种互动不仅能激发思考,也能你在解释和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自有的理解。
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避免临时抱佛脚。遇到困难时,要有耐心,自己能够解决。也要注意休息,保证身心健康,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