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建议是不要死记硬背,也别依赖神马押题书。如果你是理科生,政治一定要早看,千万别等九月红宝书出了在看,文科生的话等红宝书出了也不迟。感觉答题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需要你原封不动的被原话的地方,把概念的用词说对,用语规范一些就可以了,背原文太浪费时间了。另外也别依赖所谓的押题书。的确,这些押题书确实会押中一些,但是你要知道,依赖押题可能让你上线,但在竞争中一定会成为你的拉分科目,毕竟仅上线是没用的。还有一个教训:我在考政治的时候,没有带手表,结果时间没把握好,前面的答题字迹整齐(使用歌尺避免跑偏),最后一道大题答得很仓促潦草……所以提醒大家,政治也要分配好时间,尤其当你想用整齐的卷面多争取几分的时候。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是个关键时期,规划日程至关重要。假期间如果不合理安排,假期结束时可能会感到压力山大,仿佛时间不够用,心情也会变得焦虑。因此,暑假务必充分利用,对于在基础班表现出色的同学来说,这是个极大的优势!基础知识掌握扎实后,可以开始第一轮全面复习高等数学,我个人选择的是李正元的全书(封面为粉红色,非李永乐的红色版本)。我认为李范全书优于李王全书,它的题目丰富且具有挑战性,难度贴近考研标准。后来我接触了《高数十八讲》,深感其内容精良,可惜我当时的时间已所剩无几,只能专注于这本书。许多人认为深入研读一本教材多次比广泛涉猎多本书更有益,我对此深表赞同。每次重读都会带来新的理解和进步,正如古人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无论是数学还是专业课程,这个道理都适用。
考研英语方面:
前期(7月前)主要是记单词,单词一定要扎实。给大家推荐的是朱伟的恋练有词,看他的单词书,我大概是两天一个单元,第一天看单词,第二天复习,这个过程大概是从7月初到9月底,这个期间我坚持每天做一篇95-04年真题里的阅读,做完精读,把不会的单词写下来,没事看一看。从9月中旬开始到10月底一周做一套真题(05-12年),卡时间做,不写作文2个小时-2个小时十分钟。第一天做,后面六天精读,然后最后一天总结。11月就要开始全面练习写作,基本连三天要写一篇,大、小作文交替进行,最好能和同伴之间互相改一下。同时,把05-12年的真题做了第二遍,这次写了作文。12月分主要是把13-19的真题当作模拟题,一周做一套,然后六天做精读和总结。由于我的新题型做得不太好,这一个月我大概每两天做一篇PartB,不精读,只做题对答案,找到做错的原因。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物理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课程,它涉及到固体物理学、量子力学以及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需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特别是对量子力学的理解。在复习过程中,我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巩固这些基础知识,确保能够灵活运用到材料科学的具体问题中。
在具体的内容上,我会特别强调晶体结构这部分。理解晶格振动、能带理论以及电子在晶体中的行为,对理解材料的性质至关重要。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也是常考点,它们帮助预测和解释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
实验部分也不能忽视。材料物理的基础实验如X射线衍射、电镜分析等,不仅需理论知识,更需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尽可能多地参与实验室工作,亲手操作并解析实验结果,能极大地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
再者,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也很重要。遇到复杂的问题,要学会从基本原理出发,一步步分解,逐步解决。例如,利用能带理论解释半导体的行为,或者凭热力学函数计算相变的可能性,都需有条不紊地进行逻辑推理。
我还建议大家多阅读相关的研究论文,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技术进展。这不仅能拓宽视野,也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复杂的概念和公式。
定期自我检测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做题、模拟考试,找出自有的弱点并及时弥补,这样在实际考试中避免因疏漏失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