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会计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会计系会计学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厦门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准备工作大约从10月初才启动,起步较迟,因此我需要在政治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虽然我在政治考试中的分数并不突出,可能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不过,我要强调的是,政治复习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艰难。初期,我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初次尝试时,几乎每三题就错两题。但随着反复练习,逐渐能捕捉到试题的脉络。千万不能轻易放弃!至于主观题,我主要背诵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考前压力山大,甚至出现失眠,但实际上试卷上的大题并没有刻意刁难。风中劲草的第一册提炼了关键点,对我有些帮助,第二册是习题集,第三册是答案(我没有怎么用它来做练习,所以不做过多评价)。而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由于时间紧张,我没有完成背诵,但在选择题部分还是有一定助益的。
考研数学方面:
我采用的是两位知名作者的全面复习教材,发现它详尽地涵盖了各个知识点,并配有极具代表性的习题。我在七、八月份完成了初次通读,当时有些困惑,但随后我就持续研读这本书,到了十二月已经反复阅读了四次。每完成一章的练习,我都会归纳思考路径和解题策略,这一步骤至关重要。我认为学习数学关键在于理解,不必广泛涉猎过多资料。在考试前夕,我尝试了400题以熟悉考研的题型和控制答题时间。我个人认为400题的难度高于真实试题,尤其是前几套比后面的更难,因此如果初做几套成绩不佳,大家切勿焦虑。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基石在于词汇,其重要性众人皆知。去年我借助红宝书和扇贝单词来学习,坚持每天都复习记忆。早晨7点钟我会在自习室用半小时专心致志地背单词。同时,每日一句的学习我也未曾间断,深感裨益匪浅,直至考研前夕都持续跟进。何凯文的考研英语同源外刊也是我每天必读的内容,既增加了词汇量,也为阅读理解积累了材料。每日阅读训练必不可少,我发现边阅读边记词效率颇高。初期,我选择老蒋阅读80篇作为起点,每篇文章至少精读三次,力求彻底理解并累积解题技巧。暑假起,我开始接触历年真题,同样重视实践经验和积累。后期,我会定时进行真题模拟,按照真实的考研时间在下午完成,并且逐字逐句精读,反复研究以求熟练掌握。至于翻译和写作,也需要专项训练,我选用王江涛的写作书籍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总而言之,英语的学习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平日里必须重视不断积淀。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企业活动的学科。它涵盖了决策理论、组织行为、战略管理等多个领域。我在学习时,特别注重理解并掌握各个管理模型和理论,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等。案例分析也是提升理解的重要方式,凭实际企业的运营情况来应用理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管理学还强调批判性思维,对每个理论,都应有独立思考,理解其适用场景和局限性。
管理经济学则更偏向于经济原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这需扎实的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解供求关系、市场结构、成本理论等内容。我建议大家在学习时,将经济模型与管理决策相结合,例如,运用边际分析法去决定生产量,或者利用成本-收益分析进行投资决策。管理经济学的学习不仅需理论知识,也需定量技能,掌握好基本的数学工具,如微积分和统计,是非常重要的。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定期做题和模拟测试,这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方式。我会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凭与同学的交流,我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能帮助我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这对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点非常有帮助。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管理学还是管理经济学,都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们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比如,管理决策往往基于经济原则,管理理论又会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融会贯通,建立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是学习这两门科目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