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药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药学院药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厦门大学药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高中是文科,就没太在意。但是我想提醒一点的是,无论哪个科目,无论你之前的基础是怎样,都要重视重视再重视,只是每个科目每个阶段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千万不可大意,不能骄躁。必须得适合自己目前的状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复习策略。比如你是理科生,政治不太好,那么你就不要太忽视政治,必须早作准备。 复习过程我政治是一直拖拖拉拉,9月底才开始看红宝书(也就是大纲解析),但是红宝书字儿太小,也不知道哪儿是重点,所以越看就越看不下去,最后果断换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讲解那本书。后来的各种书我也主要是以肖秀荣为主。看了知识点讲解之后,做了1000题,但是我觉得1000题也是万变不离课本,所以做1000题的时候最好要认真。考试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因为课本上出现的简单的知识点而丢分。1000题之后,大概就到11月中旬了。之后也就是知识点讲解那本又看了看。最后就是买肖的各种书,《考点预测》《形势与政策》《4套卷》《8套卷》,背各种大题。也买了20天20题背了点。 复习感悟政治是投入---产出比最大的,也是见效比较快的,但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努力。它意味着即使到最后一刻你都不要放弃任何希望和任何努力,11月和12月是政治复习的好时机,千万不要浪费。所谓得选择者得天下,所以选择题一定要好好琢磨。选择题,哲学最好理解好知识点,出题灵活但不离开知识点,时事政治考前多看看。具体怎么出题,可以看看以往真题,找找感觉。在考试的时候,大题一定要尽量答的多一点。分点作答。理解题意,把你背的跟考试题目联系起来,尽量写满整个试卷。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各个题型,阅读是重中之重,没的说。新题型也很容易拿分数(2018的除外),翻译不好拿分,但是尽量写一写。我主要讲一下后期复习。11月:英语的时间开始压缩为每天3.5小时左右,英语阅读依然不能放松,同时小作文在11月中旬左右提上日程,同样也是先研究总结再背,把各种类型的信背2-3篇,上考场就基本能如鱼得水应付自如了。12月:背呗。之前的笔记啊作文英语这东西得细水长流,每天都要看,而且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去年三月初我开始背单词,用的星火那套三本的,背到F后实在背不下去了,这也算是我答背单词的记录了。于是买了本胡敏的阅读200篇,想着在文章中来背单词能记得更劳些,也不会太枯燥。每天做四篇阅读,并把里面的生词全背下来。以后几天背新单词的同时再不断重复背以前背过的单词。这招也还管用,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把这书做完后看真题,感觉单词关基本上是过了。翻译时,我是翻上一段,再对照下书上的译法,看看自己翻的缺陷再哪。
考研专业课方面:
药学综合涵盖了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分分析等多个领域,这要求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阔的知识视野。在药理学部分,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剂量效应关系、药物的毒性及防治原则至关重要。尤其是作用机制,要深入理解药物如何与受体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如何改变生理或病理过程。
药物化学的学习则需掌握各类药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特别是那些决定药物活性的关键官能团。对药物的合成路径,虽然不需深入到实验室级别,但至少应了解其基本原理和主要步骤,这对理解药物的设计和开发非常有帮助。
再者,药剂学是关于药物制剂设计和评价的科学,需理解各种剂型的特点、制备工艺和稳定性问题。特别关注药物的溶解度、生物利用度和靶向递送系统等关键概念。药分分析则是研究药物检测的方法,包括色谱法、光谱法等,这部分需一定的实验操作经验和理论基础。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先建立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将各学科的主要知识点梳理清楚。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详细填充每个知识点。做大量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不仅能检验理解程度,也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在复习过程中,我习惯于制作思维导图,这样直观地看到知识间的联系,也有助于记忆。
找到合适的复习伙伴或者参加学习小组也很重要,大家一起讨论问题,共享资源,提高效率,也更有动力。可能的话,尝试找老师或者已在读的研究生教,他们的经验往往能给你带来很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