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材料工程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科目的学习并不需耗费大量时间,但它对你的考试成绩起着关键作用,可能成为提升或阻碍你的关键因素。因此,复习策略对于政治至关重要。很多同学可能会好奇,何时启动政治复习较佳,是否九月已经太迟?实际上,最早从七月开始就可以,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教材大约六月左右问世,与八月底教育部发布的大纲解析差异不大。肖秀荣系列的教材质量颇高,按照书籍标明的出版顺序购买即可。对于政治备考,你需要的是一本官方的考研大纲,也就是通称的“红宝书”,深入研读并熟记其中的重点内容,这样政治就不会成为你的短板。当然,在看书几次后,你可以购买一本习题集来练习选择题,以检验自我学习效果。大题部分,可以在后期选购一本预测题集,重点了解答题技巧和步骤。至于挑选哪本书籍,则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选择一本你觉得最舒适、最有动力去完成的,因为每本书的内容大致相同,唯一确定的是都无法准确预测考题。
考研数学方面:
初次翻阅整本书时,可能会感到挑战重重,遇到许多不懂的题目,这是很常见的经历,不必沮丧,保持冷静,耐心地逐步推进。等到你第二次阅读时,你会发现大多数问题都已经迎刃而解。如果可能,利用暑假期间力争完成《复习全书》的两轮阅读,即使时间紧张,至少也要确保完成高等数学部分的两次复习。从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每天安排一套张宇的历年真题,02年以前的试题较为简单,你可以选择一天做两年的量;而对于02年及以后的,保持每天一套的节奏。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务必确保每天早上用三个小时的时间完成练习。提前网购一些空白纸张,在纸上列出解题步骤,养成整洁打草稿的习惯,这对考试现场大有裨益。同时,每天都坚持温习你的笔记。
考研英语方面:
本人英语基础很差,四级才460分,而且考了两次(汗。。),第一次复习考研时是从3月份开始,当时先开始背单词,绿皮书一共50个unit,前期一天背一个,8点到12点,花的时候比较长(用的是艾宾浩斯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等背完第一遍后开始做真题,从04年开始往后做,每天也只做一篇阅读理解(精做),我认为只有精做才能提高,那么怎么样才算是精做?我的方法是做完一篇后,对完答案,把不会的单词全部挑出来记录,并学习(不只是记住意思,还要知道词性和用法),然后开始笔译原文,逐句用笔翻译在纸上,刚开始笔译是痛苦的,翻译出来的句子自己都恶心,但是不得不承认,只有痛苦才能提高,这个方法贵在坚持,我初期词汇量估计只有三四千,等笔译完04年到15年的真题后,基本达到八九千,等考试前期已经过万了。笔译完一遍真题后,可以回头继续做真题,不要以为真题做了一遍,你就会记住答案,觉得没有意义,事实上,你第一遍看不懂的单词句子,学习后,第二遍做时,依然看不懂,甚至第三遍也看不懂,所以真题一定要反复做,至少做两遍。至于作文,我想说的是,如果是英语大神那尽管再考前准备几条思路即可,但是如果英语一般,一定要背作文,大小作文都要本,至少各背10篇,实际上每年考的作文看似根本不同,但本质上还是具有同质性的,所以真题作文的参考价值相当大,尤其是教育部每年公布的范文,一定要学习!因为这就是人家阅卷老师认可的作文,作文就应该这么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从10月中旬开始背作文,20篇范文来来回回背了三四遍经典句子,达不到脱口而出,起码也是信手拈来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A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热力学、统计力学、动力学、电化学和表面化学等几大板块。其中,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理解与应用是基础,你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原理去解析实际问题。统计力学虽然相对抽象,但它是理解和解释微观粒子行为的关键,需花费一定的时间去消化。
对动力学部分,反应速率理论和机理分析是重要考点,掌握不同类型的反应级数和速率方程,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电化学则要熟悉电解质溶液的基本性质,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极过程的动力学。表面化学涉及到吸附和催化,这是材料科学中的重要应用,理解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对吸附过程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先系统地阅读教材,对每个章节的主要概念和公式有初步了解。凭做课后习题来巩固知识,这一步很关键,因很多考试题目都是从经典习题演变来的。找到一本好的复习指南或参考书,它们通常会提供更详细的解释和更多的例题。
定期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因物理化学的知识点繁多且相互关联,不经常回顾容易遗忘。制作思维导图或者笔记,帮助记忆和理解。做一些模拟试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帮助你适应考试的风格和难度。
我特别强调小组学习和讨论的重要性。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难题,既能激发思考,又能互相激励,提升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