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材料科学系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复旦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理科生从文,提起政治就头痛,可是可是还是那句话,你要是发挥失常会被拖下很多分的,所以我也只能咬牙啃政治。客观题。我基本上是从10月份才开始准备政治的,其实个人还是建议在当年的红宝书出来前,还是要把肖的1000题中的马哲部分结合以往的大纲解析做妥了。我10月开始看红宝书其实有点赶了,到后来1000题就只是过了一边没有再回顾错题,但是政治的客观题其实在做踏实1000题之后应该就是能做到多选错在3个以内了。得客观题者得天下,借用老师的一句话,目标是考试前你做的模拟题的客观题单选多选最多只能各错两个。主观题。我一开始最惆怅的主观题,因为总觉着理科生出生不会编句子,不会就写不出东西了,不过到后来一个月狂背的时候买了20天20题还有肖4,基本上就会背了。考完政治之后感觉就还好,因为跟着老师上课时间久了,很多东西潜移默化的就会了,就下笔如有神了。
考研数学方面:
在基础阶段,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张宇36讲,同时,我把主要的课本都看了两遍有余,课后习题也都完成了。由于大一时数学基础打得好,因此这个阶段我过得特别快,宇哥36讲做了百分之五十。其实这些考研参考书是要多做几遍的,对于里面比较难的题目,可以先不着急做,留到后面强化冲刺时候做。而每天早上都要温故而知新,把前一天所学的过一遍,没想清楚的题目仔细思考一遍,这样的学习方法是最有效率的。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我一直没在备考四六级时记忆词汇,因此我的词汇量相当匮乏,这使得提升英语首先需要从词汇入手。从八月底开始,我利用红宝书每天专心致志地背诵单词,整整坚持了一个月。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将整本书抄写了一遍,尤其是那些我不太熟悉的单词释义。红宝书附带的一张光盘包含所有单词的发音,我把它们导入了MP3,在日常行走中反复聆听。背完单词后,我会跟随着MP3进行默写,以巩固记忆。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之前记住的单词隔几天就会忘记,所以我在做物理、化学和有机试题感到疲倦时会随手翻开复习,以此加深印象。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基础后,阅读理解和新题型的难度明显降低,通过不断研习历年真题,逐渐领会考研英语的独特解题方法。
对于作文部分,熟读并背诵几篇典范文章是必要的,但避免直接套用教科书中的模板,因为这可能导致得分偏低。应该根据范文归纳出自己的写作框架,并注重多次练习及书写质量。至于翻译和完形填空,它们既需要一定的策略,又检验个人的语言直觉。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的课程,包括了晶体结构、相图、力学性能、热处理等核心内容。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晶体结构部分,你需了解不同类型的晶格,如立方晶系、六方晶系等,以及它们的对称性特征。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的计算也是常考的知识点。
深入理解和应用相图是考试的重点。你需能够分析不同成分合金的平衡转变过程,理解单相、双相、三相区的形成条件,并能按相图预测材料的性质。这部分需大量的实践练习,理解和记忆各种典型相图。
再者,力学性能的学习,包括弹性、塑性、韧性、硬度等概念,以及应力应变曲线的理解,这些都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也是材料选的重要依据。对热处理部分,理解退火、淬火、回火等工艺的作用和原理,以及它们如何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将每个主题都梳理出一个逻辑线索,这样避免复习时的混乱。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凭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例如,尝试自己绘制或解析相图,模拟材料的热处理过程。做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不仅要多做题,还要善于反思错题,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加强。
定期回顾和总结也是非常重要的。你每周设定一天为复习日,将一周所学的内容重新梳理一遍,确保知识点的巩固。保持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挑战,自己,你一定能在《材料科学基础》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