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语北语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8月中旬我启动了政治复习计划,主要是为了逃避枯燥的阅读,期望通过老师的讲解增添学习的乐趣。起初,我采用的方法是一天阅读一章《精讲精练》,紧接着完成相应的一章《命题人1000题》,并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融入其中以强化记忆。那时我在《精讲精练》上做了大量标注,不过后来几乎没再回顾。国庆假期结束时,我已经完整地过了一遍政治内容,然后倒序开始做《命题人讲真题》,专注在选择题上,并了解大题的出题模式,特别是对马原部分,需要理解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材料。接着我开始了第二次刷《1000题》,集中精力于重要章节,并开始阅读《风中劲草》。拿到《肖八》后,我首先做选择题,如果时间允许,也会浏览一下大题。同时,《形势与政策》也成为我的关注点。到了后期,我会利用用餐和午休的时间重温之前做错的选择题。最后阶段,我拿到了《肖四》,全力以赴地做选择题,拼命背诵大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单词书很认真的背过,六级过完看考研单词书觉得很熟悉,很多单词都是重叠的,这无疑减轻了我许多复习的负担。最开始我选择的考研单词书是红宝书,在背第一单元的时候简直就是煎熬,因为不但单词不认识,每个句子理解起来也特别费劲,我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的翻译,把每个句子里面的生词都标出来,平均看完一单元需要一个多小时。基础工作做完后,我就开始默记单词、读句子。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其实有利也有弊。红宝书的弊就是尽管你觉得单词你都记住了,但是换一个语境你就完全不认识它了,而考研英语单词的意思又是非常多变灵活的,所以看到阅读会有种单词白背的沮丧感。我为了克服这个不足甚至手工把红宝书中我觉得我第一眼看到不理解意思的句子全都摘了出来,训练自己看到句子就能结合语境理解单词意思的能力。然而,它还是有利的。我相信我后来学习英语的轻松跟我当时扎扎实实用最笨方法背过单词是分不开的。我的第二本单词书是朱伟的恋练有词,是我人生中唯一看完的单词书,书也是我极力推荐的。因为它是按单词来分,把单词在每个考研真题句子中出现的意思都列出来,结合了背单词、练语感、阅读理解断句甚至写作的能力。我从7月到9月又把这本书过完第二遍。每天都有固定时间读这本单词书,总共过了三遍左右。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理解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我认为关键是要把握住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四大板块。语音部分,要掌握音素、音节等基本概念;词汇部分,要理解词义、词源和词汇变化;语法部分,要深入研究句子结构和句法关系;语义部分,要探讨词语的意义及其变化。理论知识掌握后,结合实例分析,如各类语言现象的解释,能帮助深化理解。多阅读语言学名著,如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提升理论素养。
“中国语言基础”则更侧重于对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了解和掌握。这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到隶书、楷书的历史演变,以及古汉语的词汇、语法特点。对文字部分,需凭大量的图片资料去辨认和记忆;对古汉语,熟读《诗经》、《楚辞》等经典,理解其语法特征,如动词的体貌系统、虚词的用法等。学习古汉语词汇,建议使用《康熙字典》等工具书,逐字逐句研读,积累实词和虚词的古今异义。
在学习方法上,我坚持每日定时复习,将新学的知识点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你在整理思绪的加深记忆。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工具,定期进行自我检测,找出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加强。讨论和交流也很重要,和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互相启发,共享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