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邮教育技术研究所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暑假期间我便着手阅读书籍,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了全面的重温。尽管我们在大学时期学习过中国近现代史和毛泽东思想概论,但由于这些课程属于通识教育,我们的政治理论基础可能并不牢固,加上在大学期间少有人深度关注时政,因此我在看完书后进行选择题练习时,错误率颇高。我最遗憾的是没能妥善整理并重新解答那些错题,这是我政治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关键因素之一。过于追求速度,却忽视了质量的提升,这是个深刻的教训(务必记住,对于错题应反复练习)。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重要性我想不要我多说了,数学是最容易拉开分数的一门课,俗话说:得数学者得天下。我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正式复习考研的(如果你想考好一点也更早一点更好),数学就是基础要扎实,我还对着考试大纲把书上的每一块都过一遍,课后习题都仔细做一遍,这个阶段大概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之后便开始攻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我觉得复习数学这本书是必备的,因为它既注重夯实基础,也能提高解题思路。这本书一定要花心思去做,有不懂的问题要自己先考虑,实在不行再看答案,注重看里面的解题思路,只有思路清晰了,下次遇到同类型的题目才能上手。我在7月份把全书第一遍全部看完,然后继续第二遍。到考研之前大概看过三遍吧。强调一点,数学是考做题的,而不是看的,不管题目你看上去会不会,一定要动手去做,好多人都吃过这个亏,觉得有些题目看上去都会做,但是真正做的时候不一定能做的对。希望大家踏实一点,一定要多练习。
考研英语方面:
尽管精读英语真题是一个耗时的过程,但它确实是提高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我设定了两个基本目标:一是消除所有生词,二是理解文章的框架结构。错误数量并不关键,重要的是能识别出自己的不足之处。为此,我会准备两本笔记本,一本用于记录第二天仍记不住的词汇,另一本则用来摘抄真题中的陌生词汇,之后在每日的单词学习中与词汇书同步复习。随着时间推移,你会发现大部分复习内容都是那些反复难以记住的单词,因此这项工作至关重要。如果时间充裕,为了进一步扩大词汇量和增强阅读技巧,你可以在复习初期挑选一些原创的短篇小说或经济学人等英文杂志的文章来阅读,目标是理解全文并熟悉常见高频词汇。我个人使用的是《华研外语》的真题集,其中包含40篇来自经济学人的节选,因为我在经济和科学类文章方面较弱,所以我首先从这些文章入手,大约读了20篇左右。
考研专业课方面:
“通信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涵盖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对信号与系统部分,理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掌握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工具是基础。特别是傅立叶分析,它是理解和设计通信系统的关键。
数字信号处理是通信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采样定理、DFT(离散傅立叶变换)以及FFT(快速傅立叶变换)等内容。这部分需大量的计算练习,理解各种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如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这对理解和设计数字通信系统至关重要。
再者,了解并掌握调制解调技术,如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等,以及他们的优缺点,这是通信系统设计的基础。码型设计、信道编码和错误检测纠正也是重要的知识点,它们关乎到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在学习过程中,我强烈建议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比如凭模拟通信系统来理解各个组件的功能和交互。编程能力也很重要,MATLAB或Python用来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加深理解。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好方式,尤其是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凭解决这些问题,你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并熟悉考试的格式和难度。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构建知识框架,有助于长期记忆。
找到一个学习小组或者导师,他们能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深入的解释,帮助你在遇到困难时找到解决方案。有效的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是理解和应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