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土木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土木工程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做题,我买了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八套卷、四套卷和任汝芬四套卷。老实讲,有些东西的练习就是要做题,尤其是这些硬性考试,在最后时间做完那几套卷之后我发现老师们涉及的考点都有所重合,当然,每年的政治热点也就那么几个,所以大家说背完四套卷,考研政治就不怕这也是有道理的。重点推荐这几套试卷,考研前一定要过一遍,当然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再购买其他书籍,在这我就不再推荐啦~政治考的不高,就简单说说吧。政治我是八月份开始的,精讲精练比较厚,字也很密,看着头晕。其实第一遍看就是大致熟悉内容,记不住什么也是很正常的,不必担心。有的说法是等九月份政治大纲出来再学习政治,我认为其实可以适当早一点,每年政治大纲的改动很多是虚增和虚删,实质性的变动很小,完全可以提前熟悉,细水长流,后面的时间很紧,这样也是为后面分担压力。接下来我刷了三遍1000题,这个对巩固客观题知识点很有用。之后还做了讲真题、肖八肖四,然后就考试了。
考研数学方面:
提到数学,我觉得有好多话要说,其实第一年考得时候我数学出现了大事故,把两道题写反了,就是驴唇不对马嘴,当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不能再改了,于是可想而知,接下来的题目根本就蒙了,最简单的题目也不会了,大脑一片空白,彻底短路了,75分就是选择题和填空题,第一道二道题的分数,后面大题几乎为零,从考场下来整个人都蒙了,中午回到宿舍,想了想之后决定还是考完专业课,要不然真对不起自己,后来得知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真是后悔数学失误了,说这么多,就是告诉大家数学一定要每天练题,我失误的原因一是紧张,但无形中给自己加了禁锢;二是最后一段时间把大部分时间给了政治和专业课,忽视了每天数学的练习,导致考试时心虚,影响了心态。
考研英语方面:
我想简单地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初期阶段,我专注于记忆词汇,并学习了大量的复杂句子解析方法,同时进行了大量的阅读训练。对于作文,我在11月中旬启动了准备,首先熟读并背诵了王江涛推荐的十篇高分真题作文。进入12月,我每天都坚持写一篇作文,不论什么主题,都要尝试去构思和写作。起初的两次尝试确实非常困难,修改作文时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但在大约第四篇的时候,我突然领悟到了一些门道,之前背诵的文章在我脑海中融会贯通,我能自如地变换句型,考场上的我并没有依赖任何模板,却能流畅地挥洒文字。可以说,正是作文这一环节,让我的英语总成绩有所提升。总的来说,关键在于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不断练习写作,不断地写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的基础,它涉及到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分析等多个领域。你需清晰地理解力的作用方式,比如力矩、剪力、弯矩等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凭这些力量分析结构的稳定性。了解各种结构类型如梁、柱、板的基本受力特性也是必须的。
掌握基本定理和公式。结构力学中的欧拉-伯努利梁方程、达朗贝尔原理、虚功原理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工具。你需熟练运用这些公式,并能按具体问题灵活选应用。各类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条件,例如莫尔定理和胡克定律,这对解决实际问题有直接的帮助。
再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量的习题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你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来提升解题能力,也凭动手搭建模型,直观感受结构的受力状态。在做题的过程中,不仅要追求正确答案,更要注重解题思路的形成和优化,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很重要。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建筑或桥梁设计中,这样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实际操作技能。你在网上找些案例进行分析,或者参与一些相关的研究项目。
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也非常重要。定期复习,保持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投入到结构力学的学习中,避免临时抱佛脚。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查阅资料或向老师教,不要疑问堆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