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保障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师大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保障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澄清,我是理工科背景,别一听政治就觉得头痛,或者因为我偏文科就小瞧它。实际上,考研政治作为一门考试,自有其规律可循。我在八月底开始阅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练》,直到九月初大纲发布时,我才刚刚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前期的马哲和政经确实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由于有老师的指导,理解还算顺利。往后的内容,你们会发现进度会明显加快。这里有个经验教训提醒大家:务必以大纲为基准!以大纲为基准!以大纲为基准!大纲公布后,我继续使用《精讲精练》复习,因为它与《一千题》配套,可以直接找到题目答案所在的页面,这样确实节省了不少时间。但到了后期,当你做模拟试卷时,你会发现许多内容《精讲精练》并未涵盖,只在大纲中有提及。这是因为《精讲精练》出版较早,而大纲每年都有所调整,这些新增或删除的部分往往就是考试的重点。当然,《一千题》也得反复练习,我总共做了三次,建议不要直接在书上做,而是另找本子记录答案。这样在第二次做时,可以对比前后两次,找出哪些知识点即使已经做过一次仍然记不住,这些就要加强记忆。对于记忆知识点,《风中劲草》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资料,几乎是每位考生必备的。进入后期,各种模拟卷会陆续出现,我做过的有肖八、肖四、蒋五、任汝芬四套和任燕翔四套题,只做选择题部分。可能有人会问,是否需要做这么多题?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是必要的,因为不同老师出题风格各异,而且政治题目的灵活性很高。因此,我的建议是每种模拟题都尝试做一做,并整理背诵错误题目。至于政治的历年真题,在所有科目中可能是最不具参考价值的,由于政治具有时效性,去年的考点今后很可能不再出现。因此,真题如果想做,就做选择题感受一下就好,不做也没关系,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钻研。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学习的关键毫无疑问是阅读,而阅读的基石便是词汇。对于考研而言,总计5500个单词中,有2200个核心词汇是至关重要的,这部分是我们必须精通的。其余部分多数为高中的基本词汇及少量偏僻词汇。假设你能熟练掌握这2200个词汇,对它们的多种含义和不常见意义了如指掌,那么你的考研英语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个人使用的是百词斩,只需关注其列出的核心词汇,通过单词书来补全剩余内容。持续不断地背诵,直至考前一天,核心词汇至少要反复过10遍。
接下来谈到阅读理解,你需要实现以下目标:1. 理解所有单词的含义,尤其是具有多重含义和不常用意的高频词;2. 能够翻译整篇文章,特别要攻克复杂长句;3. 分析选择题,明白每个选项为什么对或错,掌握正确答案的特征,这些都是需要归纳的规律。这个过程耗时较长,需要多次练习真题,大约两个月后,再次以相同方法复习第二遍,当然,真题至少要做三次:第一次完成题目并分析选项;第二次全文翻译,特别是长难句;第三次再做一次。如此循环,你的基础将无比稳固。其他题型本质上只是阅读理解的不同形式,有了坚实的阅读基础,应对它们将轻而易举。至于写作,你可以借鉴模板,但也要多背诵优秀范文,形成自己的写作框架。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管理学,这是一个涵盖广泛且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理解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理论框架是基础,比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等。深入掌握决策制定、组织行为、领导力、战略管理等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建议多读经典管理书籍,如《管理学》(斯蒂芬·P·罗宾斯)和《从优秀到卓越》(吉姆·柯林斯),并结合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社会保障学是一门涉及社会政策、福利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学科。你需熟悉社会保障的历史发展、主要类型以及各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要关注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例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理解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系至关重要。《中国社会保障概论》(郑功成)是一本很好的参考资料,关注最新的政策动态,凭论文阅读了解学术前沿,有助于深化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很重要。对每个主题,我都尝试提炼出关键点,形成思维导图,这帮助我在大量信息中找到主线。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极其有效。我会设定每周的学习目标,并在周末进行回顾,凭做模拟题来检验学习效果。
讨论和交流也是提升理解的好方式。我经常参加学习小组,与其他考生探讨难题,或者找导师教,这样既能拓宽视野,也能发现自有的盲点。
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保持积极的心态,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和最终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