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邮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北京邮电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政治除了哲学部分外,其他等到10月中旬教育部那本大纲出来开始复习就行。因为除了哲学部分,其他都是背的。哲学算是政治里面最难的,需要理解,基础一般的同学暑假就要开始复习了,只看哲学就行,其他看了也是忘。10月中旬大纲出来以后,入手一本,然后认真看一遍,把一些重要的点标记。之后可以入手风中劲草,开始背,结合肖1000(或者其他政治题目)做题。真题也推荐入手,主要是选择题的出题思路。考前一个月市面上会有各种模拟题,最好都买了做一做选择,大题看看有个印象就行。虽然考研政治有反押题倾向,但还是要背一背肖四肖八的。政治就是背,最后2个月,要保证每天都有2个小时的时间背政治。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复习的核心任务无疑是背单词,我记得那年我翻了五遍星火出版的单词书,至少也看了五遍。阅读训练同样关键,大家都强调这一点。初期,我使用了在学校找到的“星火120篇”来练习,我不是为了做题,而是逐句精读并翻译,遇到生词便查阅并记录在边上,以此建立学习英语的习惯。同时,我也通过学习新概念3(可以听录音)来提升英语能力。此外,我开始接触真题,采用张磊的《红宝书》,专注于阅读理解,逐句翻译。
暑假期间,烈日炎炎。除非去上课,每天早上我会抽出时间朗读真题阅读,试图尝试背诵一些内容,尽管没有特定的目标,我坚持了很长时间。晚上临近回宿舍休息时,我会细致地翻译一篇文章。单词记忆依然以星火为主,还购买了考研战略家的150多页标准注释,每天翻阅10页,标记不熟悉单词并多次回顾。暑假期间的英语复习就是这样,顺便提一下,我还抽空温习了几遍课堂上学过的语法知识。
十月份,我开始做一套完整的模拟题(来自高联大纲),体验考研英语的真实感觉。完成这套题后,我转而练习完形填空,比较了《红宝书》和《黄皮书》,最终选择了解释更详尽的黄皮书真题解析(试卷格式),做了从2005年至2009年的题目。之后,我逐年攻克新题型,并整理出常见题目的解题策略。翻译部分,我采取自我翻译,然后核对参考答案,查找生词,逐字逐句对比参考译文,总结翻译技巧(我先把短语和单词逐一翻译,再调整顺序,整合句子含义)。阅读仍然需要每日晨读。在完成上述部分后,我又回到了阅读理解,一如既往地逐字逐句翻译。然而,时间紧迫,我开始处理剩余年份的真题,这次加入了写作部分。遗憾的是,我没有充分练习写作,仅在最后10天整理了两套模版,背了一些大小作文的句子。在这整个过程中,我一直保持着饭前午后背单词的习惯,只是不再依赖星火,而是专注那本简洁的战略家书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传播学理论”,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应用各种传播模型,如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韦弗的信息传递模式等。理论部分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因试题往往会设置实际情境你去分析。也要关注各个理论家的观点,如卢因的"冻结"理论,霍夫兰的说服研究等。在学习时,我建议构建一个理论框架图,将各个理论联系起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
“大众文化与网络传播”这门课更注重对当前社会现象的解读。你需了解并熟悉网络文化的特点,例如社交媒体的影响、网络社区的形成机制、新媒体技术对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等。对大众文化的热点问题,如网红经济、粉丝文化、网络舆情等,要有自有的见解。阅读最新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关注业界动态,都是提升这方面知识的好办法。
在复习阶段,我推荐做大量的真题练习,凭模拟考试来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整理笔记,提炼关键点,这对后期冲刺阶段的记忆有很大帮助。对理解难度较大的内容,尝试用讲解给他人的方式来加深理解,这种方法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至关重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压力。你自己,坚持到底,你一定能在考试中展现出最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