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工程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七月份开始准备政治,高中理科生出身,备考期间曾处于被政治支配的恐惧之中。7月中旬-8月底,每天抽出1-2小时看一章肖秀荣精讲精练,刷一章1000题(也是肖)。到九月份时发现周围有人才开始准备政治,所以就开始二刷精讲精练和一千题,结果等到十月份还没刷完第二遍的我开始有点慌了(也是因为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少了,效率也不高)。然后开始精简的刷,十月下旬开始有意识的梳理马原毛概近现代史的框架(只是在大脑中有个印象思路的那种),接着做了肖的《讲真题》。十一月份买了一本风中劲草,个人觉得效果一般。然后等到十一月中下旬各路模拟卷应该开始出来了,肖八肖四是必备,其他尽量多做一做,用做题带课本薄弱知识点,网上好评较多的有肖八肖四、蒋五、米六米三…等到进入十二月,花在政治上的时间要增加了,我基本上是每天三四个小时学政治,这时候就开始狂背了。我背的是肖四,徐涛小黄书,以及十九大相关考点。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检验自己真正学会解题自然是通过做题,主流的数学习题如李永乐基础660、张宇1000题、汤家凤1800都是可以使用的,但是这些练习题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特别是1000题,C组别题目做起来让人崩溃,因而碰上实在不会的,记下题目对着答案把自己思路卡壳的地方做好笔记,并亲自再次演算题目才算完成任务。
考研英语方面:
每日词汇的记忆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针对考研英语还是四六级考试。初期主要学习翻译,通过解析复杂的句子来掌握语法规则,随后逐步深入到阅读理解这个重点部分,这样的学习安排相当有序。我从五月起着手做真题,但选择了从1994年开始,先从翻译部分入手,因为我自身的基础较弱,所以选择从较为基础的开始。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英语水平还可以,可以从2000年之后的题目做起。我总共大约精读了五遍英语真题,但我不会具体规定每个阶段的时间,这应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在九月之前,我会确保每天投入五到六小时给英语学习。做题次数并非关键,关键在于理解和消化,彻底掌握每一道题。作文必须亲自操练,动手写作。可以借鉴模板,但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灵活应用。后期的自我模拟至关重要,它能让你真切感受到时间的紧迫性。我发现黄皮书很适合我个人的学习需求。
考研专业课方面:
通信类专业综合涵盖的知识面广泛,主要包括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无线通信以及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核心课程。这些课程都是构建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它们至关重要。
通信原理是我复习的重点之一。它涉及到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接收过程,理解噪声、衰落对通信质量的影响,以及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如幅度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我建议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结合实际通信系统的例子进行思考,能帮助你更好地把握这门课程。
数字信号处理则是另一大关键领域。你需熟悉离散时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理解DFT和FFT的关系,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比如IIR和FIR滤波器。编程能力在这个部分非常重要,使用MATLAB或Python进行仿真会大大提升理解。
对无线通信,你需了解基本的无线传播模型,熟悉多径衰落、阴影衰落的概念,理解扩频通信和CDMA的工作机制。对MIMO系统、OFDM等现代通信技术也需有深入的理解。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虽然相对独立,但其理论基础对理解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传播非常关键。理解麦克斯韦方程,掌握天线理论和微波器件的工作原理,这些都是需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的。
在复习过程中,我采用的是“深度学习+反复练习”的模式。先是对每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凭大量做题来巩固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查阅资料或寻求老师同学的帮助。定期回顾也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不断温故知新,确保知识点的扎实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