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经济与金融学院产业经济学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大约在10月份左右开始着手政治复习,每天专注做选择题,不过量不大。我挑选了一本能够作为教材的参考资料,坚持每天都仔细阅读一部分,多加研读,以理解为基础来掌握选择题,避免机械地死记硬背。对于大题部分,我会在考前大约20天启动准备,每天背诵两到三题,主要是为了考试时能有话可说。即使无法完全背熟也没关系,要相信自己,那些你没能记住的部分,很可能是不会出现在考题中的,保持自信至关重要。在冲刺阶段,我使用了肖秀荣的冲刺8套、最后4套卷、考点预测的背诵版,还有一本《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以及任汝芬系列的书籍。做模拟题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发现知识盲区并及时回顾巩固;二是有可能押中题目,就算无法完整背诵大题,也要确保记住关键得分点。
考研数学方面:
大一学的高数真的基本全部忘光,所以重新买了同济和浙大的数学教材重新开始学习,看完一节做一节的习题,因为大三专业课很多,所以留给考研复习的时间真的特别少,所以没能自己独立做课后题,都是直接看着答案做的,可想而知看了一遍教材之后掌握的并不是特别好,之后开始做复习全书,备受打击,自己基本不能完整的做出一道题,所以直接开始重头学习,进度虽然会比自己走马观花的看书慢一点但是会有很大提高,锻炼解题能力。就这样跟着老师一边上课自己一边做全书,发现已经少有不会的题了,也就一章最多三四道的样子。在这里我要明确一下,并不是看的遍数越多掌握的就越好,只有自己面对问题能够有思路,能独立解决才是最好的,我虽然没有看很多遍,但是每一遍的质量都很高,配合用的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有买了一套空白的真题卷子用来做第二遍,期间做了一些模拟题,比如合工大五套卷等等。。。提醒大家看全书和辅导讲义的时候可以做一些笔记总结,这样以便于后期做真题的时候翻阅。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考研的核心是词汇,我认为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我们的最终分数。时常有人声称即使不完全理解文章也能答题正确,对此我不敢苟同。对于那些英语基础较弱的人来说,扎实的词汇基础至关重要,这样才能在暑期实现显著的进步。我选择的是绿色封皮的随机排序版词汇书,实际上任何一本都相差不多,因为常考的词汇就那么些,关键在于能否坚持记忆,并且牢记于心。我有个习惯,每背诵完一遍,就会在书的首頁空白处做个记录,标出这遍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以此激励自己。到了十月份,我已经完成了整整十二遍的记忆。之后直至考试前夕,我又重复了几遍,算下来至少十五遍。因此,对待单词,要做好长期奋战的心理准备。由于真题数量有限,我们需要额外购置英语模拟题来提高阅读量。处理模拟题的方式基本与真题相同,只是不宜过于纠结细节,毕竟模拟题的准确度无法与真题相比。答案的正确与否并不最关键,重要的是掌握解题过程,积累实战经验,找到解题的节奏感。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理解基础理论是至关重要的。你需深入理解供求理论、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等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也要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知识点。这些理论不仅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也是解答各类问题的关键。
模型的应用和分析是经济学的灵魂。例如,IS-LM模型、AD-AS模型、Solow增长模型等,需熟练运用并能灵活解释经济现象。在理解和记忆模型的,要多做练习题,凭实践来深化理解。
再者,实证研究和政策评估也是经济学的重要部分。这要求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如使用Excel进行简单统计分析,或者掌握更高级的Stata、R或Eviews等软件进行计量经济学建模。你找些实际数据,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将极大地提升应用能力。
阅读英文原版教材和论文是提升自己水平的有效途径。经济学的许多最新研究成果都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阅读这些文献不仅能拓宽视野,也能提高英语阅读能力,这对未来的学习和研究非常有益。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记忆+实践”是最好的策略。先理解理论背后的逻辑,关键点,凭做题和实际操作来巩固知识。定期复习也很重要,避免临时抱佛脚。参加讨论小组,互相提问,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促进深度思考。